分兩步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
我們知道,十九大的一個重要亮點,就是以『登高望遠』的氣魄和眼光,提出了一個新的『兩步走』戰略。第一步,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步,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1987年,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了『三步走』的概念和設想。1997年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的第三步再分為三步,制定了21世紀前50年新的小『三步走』戰略。現在,大『三步走』的前兩步早已走完,小『三步走』的前兩步也將要走完。十九大審時度勢,把第三步的2020至2050年再劃分為兩步,制定了新的『兩步走』戰略,這是及時的,也是恰到好處的。新的『兩步走』戰略,是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最新部署,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的重大決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體現。再有三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將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歷史性成就;緊隨其後,再分兩步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將會是中華民族更大的歷史性飛躍。
作出『兩步走』的戰略安排,是十九大的一個重要亮點。可以預見,新的『兩步走』戰略,必定會對中國未來的發展進程產生深遠影響,也必定會對世界經濟乃至世界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同樣可以預見,『兩步走』戰略,必定會成為未來很多次黨代會、很多屆人大、政協一再討論和研究的重要話題。
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需要一個個落到實處。分兩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戰略,對未來中國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指導作用,所以,我們必須盡快研究如何貫徹落實的問題。1989年6月,鄧小平同志在談到第三代領導集體的當務之急時說:『我建議組織一個班子,研究下一個世紀前五十年的發展戰略和規劃。』十九大後,黨中央也已經到組織一個班子,將十九大提出的『兩步走』戰略進一步展開,研究和制定更加具體、更加翔實、更加具有操作性的規劃和方案的時候了。
對此,我提出五條建議:
第一,認真研究和制定好2021至2025年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按照慣例,從2019年開始,有關部門將會開始研究制定新的五年規劃問題。2020年,中央全會將會研究通過關於『十四五』規劃的建議,2021年的全國人大會議將會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綱要。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將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是開始實施『兩步走』戰略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在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同時,也要開始考慮如何制定『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規劃,要對『十三五』規劃實施和完成的情況進行檢查和總結,同時,更要規劃好如何打好『兩步走』戰略的第一仗。因此,要體現十九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意圖,准確謀劃好『十四五』規劃中的一系列問題,體現出新征程的新特點、新舉措、新氣象,為實施『兩步走』戰略砌好、築牢第一個大臺階。
第二,同時制定從2021到2035年的十五年發展規劃綱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多次在制定五年計劃和規劃的同時,制定了更長時間的規劃或規劃綱要。如在制定第六個五年計劃的同時制定了十年規劃綱要,在制定第八個五年規劃的同時制定了十年規劃綱要,在制定第九個五年規劃的同時又制定了到2010年的十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兩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十九大已經描繪了一幅基本的圖景。這是一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圖景。由於將原先的目標提前了十五年,所以,這也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圖景。這樣一種美好的圖景要通過規劃落到實處。所以,對這十五年的戰略進程、戰略步驟、戰略目標、戰略措施,應該有一個總體的設計和規劃。唯有如此,纔能為2035年前的三個五年規劃提供一個賴以指導的大框架。所以我認為,在制定『十四五』規劃的同時,還應該制定一個從2021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綱要。這項工作,應該與制定『十四五』規劃同時進行。兩個文件,應該一並在中央全會和全國人大上審議和通過。
第三,分別對十九大列舉的一系列『強國』目標作出相應的規劃和部署。十九大提出的2050年的奮斗目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是原來的『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國』一詞出現了19次。其中5次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除此之外,十九大還明確提出要建設制造強國、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教育強國、人纔強國,共有12個『強國』。這些『強國』都是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各個領域的體現。它們實現的時間可以有先有後,不是一定都要到2050年纔最終實現,其中不少在2035年前就可以實現,有的已經明確了時間,如2025年、2030年等。每一個『強國』,原則上都應該有一個規劃,或者制定和發布一份文件。原有的,也應該按照十九大精神,根據『兩步走』戰略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完善或調整。把一個個『強國』建設好,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纔有紮實的基礎和可靠的保證。
第四,分別對十九大提出的各方面戰略作出具體安排和規劃。十九大除了提出『兩步走』的大戰略外,還提到或提出了一系列戰略,如科教興國戰略、人纔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就業優先戰略、健康中國戰略、食品安全戰略、人口發展戰略、國家安全戰略,共12個『戰略』。所有這些戰略,都應該有相應的規劃或文件,采取具體的措施,制定某些特殊的政策,從而把這些戰略落到實處。已有的戰略要繼續實行,並根據十九大精神加以修改和補充;原來沒有的戰略,則要考慮制定相應的規劃和文件。
第五,按照『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要求,全面推進五大建設,發展五大文明,建設現代文明大國。對我們所要實現的現代化目標,十三大用了『富強民主文明』三個修飾詞;十七大將社會建設納入了總體布局和現代化目標,因而增加了『和諧』一詞;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總體布局;十九大又進一步提昇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在現代化目標中,增加了一個『美麗』。這樣,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就擴充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五個方面。這一擴展,更加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中國的現代化是全面進步的現代化。『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五大目標,與『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相吻合,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大建設相對應。十九大還第一次使用了『社會文明』的概念,將我們所要建設的文明擴充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這五個文明分別對應於五個建設,解決了原來長期不夠對應的問題。這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創新,也是對實踐的重要指導。
五大目標、五大建設、五大文明都表明:中國所要實現的現代化是全方位、立體化的現代化,中國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綜合性現代化強國。在致力於五大建設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把五大目標作為根本的目標和要求,不斷提昇五大文明的水平,通過五大文明的建設,構建、發展和完善新型中華文明,並努力處理好與世界其他文明的關系,推動中國進一步走向現代文明高地。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