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照在青島平度市仁兆鎮沙北頭的葡萄大棚上銀光閃閃,『沙北頭莊戶學院葡萄盆景生產基地』幾個紅色的大字格外醒目。2月3日一大早,記者來到這裡,一場葡萄冬季管理技術課已經開講了。
葡萄管理技術員竇澤英正在現場講解葡萄冬季管理的各種技術要領,一群人圍攏在她周圍專注地聽著,時不時還有人插話問具體問題,現場充滿了濃濃的學習氛圍。
『莊戶學院』是沙北頭村依托蔬菜專業合作社在2016年成立的,目的是培養新型農民。目前『莊戶學院』擁有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的服務大樓、千畝示范種植基地和8個盆景葡萄智能溫室大棚。沙北頭村黨支部書記、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兼『莊戶學院』院長王桂欣說,依托這些農業基礎設施,在帶領村民提昇蔬菜種植技術的同時,他們還實驗成功了一個全新產業——盆景葡萄種植。
在葡萄大棚,記者看到,一側是剛組裝好的2米多高的葡萄大盆景『虯枝盤旋』,還沒有發芽的跡象;而在另一側,一盆盆的小葡萄盆景整齊地擺放在固定架上,有的長三四片嫩葉,有的掛滿果實。
一個大棚內存在著不同生長期的葡萄?『這是針對不同出售時間而特意控制的。』王桂欣說,『經過嚴格控制生長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培育出的葡萄可以根據不同時節上市。這700多盆大盆景葡萄全部預訂出去了,5月份交貨。既可觀賞、又可品嘗』。
『一年一季大田葡萄種植,改為一年兩季葡萄盆景種植,一畝地過去收入1萬元,現在能收入30萬元。』一邊的仁兆鎮宣傳統戰委員鍾傑向記者介紹,『莊戶學院』最大的優勢就是迅速讓農民掌握各種新技術。為此,他們不再是單純把專家教授『請進來』講講課,而是把合作社、種植大戶、蔬菜購銷大戶等具有一線操作經驗的能人,分門別類建立師資庫,種植什麼就培訓什麼,從種植到銷售都有專家面對面、手把手教。
『這些老師都有自己積累多年的種植「絕活」,比單純講理論效果好多了。』王桂欣說,去年村民王振法通過改良土壤、套餐施肥,洋蔥畝產首次突破2萬斤,引得眾多種植戶都來取經。『按照人家的種法產量能提高,一畝地多產5000多斤,俺們就得跟著學。』前來學習的村民王留濤說。
一年下來,『莊戶學院』的培訓效果受到廣大農民的好評,累計培訓當地農民2000多人次,還幫助全鎮50多個貧困家庭實現脫貧致富。(經濟日報記者 劉成)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