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鋤頭的手拿起畫筆,這種愛好從何而來?
仿佛命定,如父輩一樣喜歡用色彩表達對土地的敬和對家園的愛。兄弟倆特別是解振輝是永豐農民畫的佼佼者。父親是一名漆匠,經常幫人家設計圖畫,受父親影響,解振輝從小喜歡繪畫。19歲那年發生的一件事情,成了解振輝人生的轉折點。『有一天,我看到電影院門口貼著武打片《少林寺》的電影預告,就想畫一張宣傳畫試一下自己的水平。』19歲的解振輝偷偷將自己畫的宣傳畫貼在影院門口。此後,解振輝的繪畫技藝有了很大進步,作品多次獲獎,他也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農民畫作者。
解氏作品取材都來自農村的日常點滴生活、把當地民宿、生產生活、自然風景等無拘無束融匯進去,畫中景物多運用抽象、誇張的藝術處理手法,以大色塊構成畫面主體,顏色對比強烈、色調絢麗飽滿;構圖上吸納民間剪紙、傳統壁畫的表現形式,既有強烈的地方性、傳統的『土氣』,又有鮮明的時代精神、現代的『洋氣』。人物表現則質朴憨拙,兼顧美感和力度,以外形揭示人物內在純朴天真的性格,極富表現力與裝飾效果,質朴真切,情感表達充沛。
生活不幸讓他們差點放棄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84年夏天,父親勞累過度病倒了,不幸去世。在舉行告別儀式的那一晚,母親也停止了呼吸。突然同時失去雙親的人生悲劇,讓解氏兩兄弟備受打擊,一度准備放棄畫畫。另一方面,生活上的壓力也十分大。90年代中期,許多農民畫作者都出外打工賺錢。解氏兄弟的生活本來也不富裕,種地也賺不了多少錢,而畫畫幾乎等於賠錢。解振輝曾為了謀生,在大山裡割松油,每天天不亮進山,黑魆魆的森林令人膽寒。他帶著兩條狗,在山上轉十幾個小時、割一千多棵松樹。高強度的勞動,並沒有阻止他對畫畫的熱愛。晚上搬出床底下的小木箱,畫筆依然在,他心裡就特別踏實。勞作之餘,樹葉上、煙盒紙上、地上、竹子上,都留下他的『畫作』。解振輝先生說:『只要有畫,就有陽光;只要能畫,就有希望!』兄弟倆的這一堅守,就是幾十年!
付出終於迎來回報
絢麗燦爛的背後是解氏兄弟的不斷創新與精益求精。付出終於迎來回報,2015年,國內知名出版社慧眼識纔,輾轉找到了解氏兄弟,請他們為中國第一部兒童文學節氣歌《四季的韻腳:中華二十四節氣兒童詩》配插圖。其書出版後,好評如潮,先後榮獲『2016年全國最美繪本』、『2016年冰心兒童圖書獎』、 『第四屆少年中國少兒文化作品評選繪本類入圍獎』、新浪『微博童書榜2016年度十大好書』。他們的畫還先後參加印尼書展、法蘭克福書展、倫敦書展、意大利博洛尼亞書展,並納入『一帶一路』中國對外推廣童書主題書單。
對生活的愛和追求、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對民間藝術的執著……一切情感在解氏兄弟的筆下交織融合,化為絢麗多彩的農民畫,反映出當代農民的精神風貌。他們畫農民畫,除了表達對美的理解和向往,更重要的是守住了中國農民純朴的根、中國農民畫純真之本。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