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良玲(左)同志在社區發放禁毒宣傳資料。本人供圖
『李浩(化名)身體不好,是獨生子女,上面有兩個60多歲的父母,下面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妻子先天殘疾,他吸毒後,家裡的頂梁柱就倒了,目前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沒辦法正常工作……』說起李浩的遭遇,符良玲的語氣裡滿是心疼和擔懮。
符良玲是海口市美蘭區海甸街道禁毒辦副主任,七年來,她甘做戒毒人員『娘家人』,用真誠愛心點亮吸毒人員回頭路。
從『滾』到『請』
用愛融化冰冷的心
要想了解掌握戒毒(康復)人員的情況,走訪無疑是最直接的途徑和方法。

符良玲(右一)走訪排查社區戒毒人員家庭。本人供圖
『我們每天都會進行走訪,了解戒毒人員的思想動態、健康狀況、婚姻就業等等的情況,並將這些資料進行整理、評估、定案,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案去幫助他們。』每天,符良玲和同事們的身影忙碌在社區戶裡,足跡遍布於大街小巷。
『滾!』
然而,通常情況下,走訪工作的開展並沒有那麼順利,符良玲經常會受到戒毒幫教人員的辱罵和驅趕。
符良玲認為,對毒品的認識不到位、法律意識淡薄是大部分吸毒人員誤入歧途的重要原因,而一旦染上毒品並為旁人所知,吸毒人員便要承受來自家人和社會的異樣眼光,『他們內心充滿著矛盾和悲傷,不相信政府會真正關心他們,認為我們所做的工作都是形象工程。』
『戒毒人員對幫教有十分強烈的抗拒心理,覺得我們去家裡找他是找茬。』符良玲坦言,剛開始受到如此辱罵、驅趕時,心裡難免有些不是滋味,但是,她深知自己挽救的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不能輕言放棄。
因為毒品,阿翔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戒毒康復後,他不被信任,也沒有待他以真心的朋友。帶著吸毒的案底,沒有一家單位願意錄取毫無一技之長的他,在三十而立的那段日子,他的人生暗無天日。
就在這時,符良玲敲響了阿翔家的大門。
面對著突如其來的好意,阿翔分不清是真還是假,他條件反射似的認為符良玲是來看他笑話的,甚至一度舉起凳子要打她。
符良玲的心中劃過一絲恐懼,但臉上卻帶著笑容,她勸說阿翔到社區接受幫教,但是,阿翔這座頑固的『冰山』還是把她請了出去。
在長達近十多次的登門造訪後,阿翔那個被封鎖起的冰冷的心,終於被慢慢融化,並願意接受幫教。
康復後的阿翔找工作屢屢碰壁,符良玲就幫助他謀得一份保安的工作;阿翔遇到了喜歡的姑娘,符良玲教他如何坦誠交往……在符良玲的熱心幫助下,阿翔事業、愛情都漸漸好了起來,日子過得越來越幸福。現在,阿翔已經把符良玲當做十分信任的親人,並經常熱情地邀請她到家裡做客。
微信群裡嘮家常
把關心滲透到每時每刻
『幫教對象對我們的態度往往會經歷一個從抗拒、辱罵、驅趕、沈默到最後接受的過程。』符良玲告訴記者,唯有愛心和真誠纔能讓他們放下心中芥蒂,重拾生活希望。

符良玲(左三)為社區戒毒人員過生日。本人供圖
只有當脆弱敏感的心萌生『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種子,戒毒人員纔有可能真正充滿信心地面對未來的生活。
七年來,符良玲始終秉持著全、異、情、誠、實、新『六字真經』,用溫情似水的真誠關心和不輕言放棄的高度責任感,贏得了眾多戒毒人員的信賴,並挽救了一個個曾一蹶不振的靈魂。
如何拉近與幫教對象之間的距離?符良玲主張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讓幫教對象擁有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玲姐,早安。』
『玲姐,晚安。』
『玲姐,我最近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問題……』
每天,『海甸陽光青年微信群』裡,大家都會准時向符良玲送去問候,戒毒人員若有困惑困難也都可以隨時隨地在群裡『呼叫』她。
在這裡,沒有人會帶著有色眼鏡透視任何人的心情,他們成為彼此的精神依托,可以盡情地吐露自己的心聲,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並攜手前行。
『大家會在微信群裡嘮嘮家常話,說說煩心事。我們有工作人員24小時堅守微信群,以便及時掌握並處理大家所遇到的問題。』符良玲說,除此之外,她還會經常在微信群裡普及禁毒相關法律法規,根據所反映的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優化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符良玲真切地感受到,通過線上社交平臺實時互動,無形中拉近了自己與戒毒人員之間的距離,讓他們真實地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不僅僅局限在冰冷的8小時工作時間中,而是化作每時每刻潤物細無聲的暖心呵護。
除此之外,『老爸茶』聊天室、人性溫馨辦公場所、陽光青年座談會等線下幫教載體則通過輕松的面對面交流,更進一步消除了工作對象的戒備心理,促使他們堅定戒斷毒癮的決心和勇氣。
就業安置遇難題
他們的未來該怎麼辦?

符良玲參加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本人供圖
戒毒人員徐偉(化名)的父親去世後,他本人不幸突發腦溢血,在海甸街道禁毒辦等的陪護下,被送到醫院經緊急搶救後終於撿回一條命,但是卻被鑒定為一級殘疾。
棘手的問題是,他的母親和哥哥均患有殘疾,而姐姐早已出嫁,家中頂梁柱的突然倒下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變得步履維艱。符良玲嘆了口氣,說:『這種情況下,他不能享受臨時救助,也不能享受低保,只有靠政府每月給殘疾人補助的300多塊錢維持生計。』
所幸,徐偉出事前就交了個女朋友,她有份打零工的工作,但由於平時工作比較忙,每天也只能回家給他喂一次飯。有一天,她和禁毒辦的同事們去探望徐偉,當時已是傍晚,彼時的他已經一天沒有吃飯,『很心疼,很心酸。我們當時趕緊拿了些食物的喂他,先讓他吃個飽飯。』
徐偉的遭遇給了符良玲很大的觸動,而一些老年戒毒人員的生活現狀也時刻牽動著她的心,老楊(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
老楊今年快60歲了,離異,女兒已經出嫁,沒有穩定工作,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個人生活。戒毒康復後,符良玲曾給予他就業幫扶,但是因為吸毒前科和年齡偏大的緣故,很多單位都不願意聘請他,沒有經濟收入的他只能靠姐姐接濟過日子。
這終歸不是長久之策,符良玲積極向街道禁毒辦反映了老楊的情況,希望能在政府的幫助下使他早日度過難關。『戒毒人員康復後的就業問題是一大難題,因為即使他們在試用期表現得很好,但是在正式錄用時往往會因被查到吸毒案底而遭辭退。』符良玲說,這就導致了他們經常會在一年之內換三四次工作來賺取點生活費。
幫助戒毒人員就業,讓他們在養活自己的同時,還能讓家人安心、為社會做些貢獻,進而使他們得到社會的包容、認可和肯定,是符良玲長期以來的美好願景。然而,社會對該群體的包容度還遠遠不夠,如何更好地解決戒毒人員就業安置的問題深深地困擾著符良玲。
『尤其是那些身患疾病或者上年紀的戒毒人員,他們的未來該怎麼辦?這更是也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目前,符良玲已經將此難題向各級政府反映,並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通力合作出臺相關政策以更好地推動解決。(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群)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