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養發、煉丹藥……浙大這門中藥課好玄啊
據說,有群浙大學生上了一門中藥課,自己也能看方抓藥、制藥,給人問診治病了。不過,開課的老師倒是再三提醒,沒有執業中醫師資格,可不建議自己配方抓藥。
這門課,就是由浙大藥學院藥物信息學研究所教授王毅為本科生開設的《從神農本草到現代中藥》通識教育課,專門為大學生講授中醫藥知識。
聽起來挺正常,可是,當你知道在課堂上,老師居然教學生『煉丹藥』,你就該吃驚了吧?
這門中藥課
學生都在泡腳、煉丹
93位學生分成19個小組,每個小組確定一個和中藥相關的選題進行為期7周的調研,期末用5分鍾時間報告研究成果。
王毅收到的學生報告中,泡腳選題頻頻『撞車』,3個小組各自尋找泡腳藥方,抓藥並制作藥包,每周記錄泡腳體會。其中,藥學專業大一學生趙燚明所在小組,從東漢張仲景著述的中醫經典古籍《金匱要略》中發現一帖補氣血的藥方,制成藥包後5位成員堅持泡腳四周,還發明了『對照』泡腳法:一只腳泡,另一只腳不泡。
不過,這個創新做法一看就不怎麼靠譜,還是沒學到家啊!
王毅教授就在課堂上點評說,臨床試驗要求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學生就做了所謂的『對照』實驗,『他們組說,隨機做不到,對照倒是可以做。』雖然做法創新,但是對於『對照』的認識還停留在粗淺的階段,『按照中醫的氣血理論,氣血是流動的,泡了一只腳,氣血會跑到另外一只腳。』
除了泡腳,養發也是高頻選題。『白頭搔更短』令人愁,白發、脫發怎麼治?烏發丸、烏發蜜膏、七寶美髯丹,一共有3個小組都把古傳養發藥方找出來分析,發現相同的成分是何首烏。但王毅提醒,『何首烏內服是有風險的,因為其中含有的??類等成分具有肝髒毒性,不建議服用。』
『孔聖枕中丹』出自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主治讀書善忘,久服令人聰明。哲學專業大一學生楊昌傑所在小組以孔聖枕中丹為選題,但小組成員並不滿足於僅僅找到丹藥藥方,還親手制成了彈珠大小的褐色藥丸。
『後生張木與仇敵之女蝴蝶相戀而得不到祝福,相約私奔卻被抓回村莊,接受火刑。烈火中的蝴蝶高歌,引來無數透明翅膀的蝴蝶,每只蝴蝶將歌聲傳到村莊各地。火刑結束,歌聲不止,一只只透明蝴蝶也紮根在土地上。村民意外發現透明蝴蝶可用藥。人們為了紀念這段愛情,便把這些藥材稱為「木蝴蝶」。』
財務管理專業大一學生黎若晨所在的小組,以中藥木蝴蝶的傳說為基礎,創作了一個愛情故事,『我們想讓大家發現中藥的美麗,所以特意搜尋有詩意的中藥名,就發現了木蝴蝶。』木蝴蝶為蝶形薄片,主治肺熱咳嗽,為了讓大家更容易記住這味中藥,小組以講故事的形式做報告,還從網上淘來500克木蝴蝶,發給班上的同學。
不指望大家當中醫的粉絲
但至少不要當『黑粉』
抗甲型H1N1病毒特效藥『達菲』的主要原料莽草酸,提取自八角茴香;電視劇《仙劍奇俠傳3》裡的角色名『紫萱』,其實是一味中藥——忘懮草;古代中醫把健康幼兒的糞便密封在罐子裡,可以治病是有道理的。
以上這些內容,都來自王毅的課堂。
王毅從2009年還是講師時開課,到如今已成為教授,《從神農本草到現代中藥》這門課,他已經開了8年。『以前專門有面向本科生的中藥必修課,現在逐漸少了,我堅持下來開了這門課。』
每年浙大本科生中選這門課的人,接近400人,但真正能選上的不足百人,而且都來自不同的專業。王毅說,這學期學生人數是93人,已經到達課程容量的極限。
『很多人說自己不了解中藥,實際上你們是了解的,只是你們不知道原來這就是中藥。』第一節課,王毅就給學生們科普,『紅棗、山楂,都是中藥,中醫藥中有不少是藥食同源的。』很多作為藥補的中藥,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例如蓮子、核桃。浙大藥學院副教授陳柳蓉也參與了授課,她主講的三堂課就集中介紹了藥食同源的中藥和藥膳。
王毅說,從『什麼是中藥』開始為學生科普中藥知識,這對學生來說已經是一個衝擊。而自己開的這門課,『既講中藥知識,也講傳統文化。』
『我們常說心主神明,中醫的心實際上是腦。我們會說「我心裡好想你」,心髒本身是沒有想這個功能的,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實際上是文化裡蘊含的東西。』王毅說,古代中醫的認識會逐漸融合到文化中,『一開始我們會覺得很正常,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這已經結合了中醫裡的知識,並吸引我們。我們會說心愛的,沒人說腦愛的,這就是文化。』
一年開一次課,王毅並不打算停下來。他計劃在接下來幾年對課程進行改革,請更多人來旁聽學生的期末報告,也在考慮為學生的中藥實踐拉贊助,讓學生的實踐有充足的預算。『我們在宣揚中醫藥文化,讓大家科學地認識它。我不指望大家都當中醫的粉絲,至少不要當中醫的黑粉。』
他們親手制作的丹藥
『非常苦澀、難以下咽』
龜甲、龍骨、石菖蒲、遠志,四味中藥各50克,打成粉末。熬制與藥粉等量的蜂蜜,用文火慢慢熬到起泡。趁熱將蜂蜜倒進裝有藥粉的容器,攪拌、搓丸。楊昌傑所在小組按照網上流傳的教程,制作『孔聖枕中丹』。
之所以選擇孔聖枕中丹為題,『是因為考慮到很多中藥會有各種禁忌,所涉及的病癥也跟我們有些距離,所以我們想找一種適合我們學生服用的、簡單安全的藥方。』楊昌傑說,『孔聖枕中丹自古以來就主要給書生服用,本身就是主治失眠、記憶力差等對學生來說很常見的病癥。』
『我們這個丹再怎麼說也是藥。』為了確保丹丸安全,小組還諮詢了專業人士,『一個學姐,她是學中醫的,我問她這個藥會不會有什麼禁忌或副作用。』
孔聖枕中丹涉及的中醫理論不多,成分少而簡單,適合初學者親手制作。
『最難的就是熬制蜂蜜,一般藥房都有老師傅操作,我們因為缺少經驗,得一直站在鍋子旁邊,頻繁調整火候,怕它太沸又怕溫度太低。』楊昌傑說,蜂蜜沸騰容易溢出鍋,太涼又會拉長熬制時間。
制作丹丸還涉及到關鍵一步——滴蜜成珠。這是檢驗蜂蜜熬制過程中黏稠度的一種方法。『蜂蜜起泡後用筷子蘸一蘸,滴到涼水裡能保持球狀纔算合格。』楊昌傑說,蜂蜜太稀,丹丸會過於軟糯,無法成球狀,『太黏稠又會過硬,根本咬不動,所以對蜂蜜黏稠度的要求很高。』當滴蜜能成珠,纔能趁熱混合藥粉、攪拌搓丸。
兩個小時後,孔聖枕中丹制成,小組成員進行了試吃。
『味道非常苦澀,難以下咽。』楊昌傑說,在藥店抓藥時,藥方師傅一看他們買的這四味藥,就告誡他們,『這四味藥混在一起很難吃的。』
但親手制作丹藥的過程,還是讓小組的展示內容更加豐富而吸引人。『枯燥的學習生活還得到了滋潤,挺難得的。』楊昌傑說。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