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新春走基層?駐守『天路:一分鍾交接 三代人傳承
2018-02-05 16:49:2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凍土上路程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被俗稱為『天路』。在這條天路上開行的列車,要經受更多來自自然環境的挑戰。能夠紮根在青藏鐵路工作,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藝,更要有堅定的信念。今天讓我們走進這樣一家人,三代都駐守在這條天路上,從修火車到開火車再到指揮火車,他們用自己的傳承,守護著天路列車的運行安全。

  時值春運,姜海濤特意比平時上班要求的時間提前了許多來到西寧站,查看當天的列車編組,准備工作需要的用具,每一項都要仔細檢查。

  西寧火車站助理值班員姜海濤:首先你要掌握這個列車的基本編組,包括它的每一個車種車號,這些全部要我們助理值班員全部兼顧了,再就是你的時間,包括你去到站臺以後這些,對旅客上下車這些時間的估計,都要做很好地預判。

  1989年出生的姜海濤,是西寧火車站的一名助理值班員,在火車站臺和火車司機交接列車編組通知單,通過信號旗指揮列車的停發,是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在他交接的火車當中,有一班是由他父親姜宏駕駛的。雖然父子見面只能在站臺上,但這卻是由於工作聚少離多的父子倆,平時見面最准時的時候。可交接每次只有一分鍾。數據、簽字一項項確認,絲毫不能馬虎。留給父子間噓寒問暖的時間,少之又少。

  西寧火車站助理值班員姜海濤:988編組,今天換了一個車,是9輛,自重是460噸,載重66噸,總重526噸。輸數據的時候看好了,別輸錯了,這兩天換乘比較多。

  青藏鐵路公司火車司機姜海濤父親姜宏:天也冷,春運也開始了,多注意安全,多穿暖和點。

  父親姜宏,是姜海濤心中一直以來的英雄。西寧至德令哈全程865公裡,進入冬季之後,沿途只能用『荒涼』來形容,其中要經過世界上最長的高原鐵路隧道——關角隧道,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復雜的地質結構,姜宏在操縱機車時,為確保列車的平穩運行,需要嚴守高原操縱機車獨創的『闖爬結合』操縱法,不能有半點松懈。多年精湛的火車駕駛技術,他在2007年被評為青藏鐵路的『雪域天路金牌司機』。

  青藏鐵路公司火車司機姜海濤父親姜宏:這張照片是我們青年號在南山口,格拉線開工典禮的照片,我也是第一批進入拉薩的。你看我在單位上安全行走120萬公裡,榮獲2007年度雪域天路金牌司機光榮稱號,開工紀念章,這是我的榮譽,感到自己很欣慰。

  目送父親駕駛的列車緩緩開出站臺,姜海濤顧不上休息,又趕忙開始准備下一趟列車的資料。西寧冬季的溫度平均接近零下二十度,姜海濤在站臺上,每次一站就是12小時。

  西寧火車站助理值班員姜海濤:一天我們這兒的接發都在二三十列,基本去站臺上就回不來了,中間列車間隔也就十來分鍾。

  姜海濤是家中從事鐵路工作的第三代。1958年,姜海濤的爺爺姜惠文從原來工作的東北分配到西寧,從事列車的檢修工作,在西寧一乾就是24年。父親姜宏也在青藏鐵路工作了一輩子。

  西寧火車站助理值班員姜海濤:剛開始我爺爺他們那一輩來的時候正在修蘭青鐵路,然後到我爸爸這兒就開始,他從事的是客運列車的,他從小就跟我講,開車想著坐車人,他手裡握著雖然是閘把和手柄,但是就是它就牽扯著千千萬萬家庭的幸福。

  從小在家裡,姜海濤聽到最多的關鍵詞就是鐵路和火車。住在火車的機務段旁邊,每天火車的轟鳴聲就是他的鬧鍾,從火車的汽笛聲中他就能准確判斷火車型號,談到每種型號的性能,他更是如數家珍。

  西寧火車站助理值班員姜海濤:這應該是東風4D的汽笛聲音,這個是東風8B的聲音,最後一個是東風4B的聲音。第一臺機車是中國的第一代准高速機車,它的設計時速是170公裡,第二個是乾線的貨運機車,它的設計時速是100公裡,最後一個就是給中國鐵路立下汗馬功勞的東風4B機車,是現在中國量產下來最高的一臺機車。

  受爺爺和父親的影響,姜海濤退伍分配到青藏鐵路工作。從修火車到開火車再到值班員,姜家三代人伴隨著中國鐵路的發展,現在,姜海濤最大的夢想,從兒時的開火車,到現在,是想成為鐵路行車的大腦。

  ?西寧火車站助理值班員姜海濤:從我爺爺他們剛開始來的時候是蒸汽機車,等我爺爺退休的時候有了內燃機車,到我爸這一代,又經歷了從內燃機車到電力機車。從我上班開始,首先接觸的鐵路是時速120公裡,到後面的時速140到160公裡,再到現在的350公裡,這短短十年,真的中國鐵路發生了巨變。未來我要繼續去學習、繼續去努力,向新的崗位,向列車調度員,去奮進。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