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2月2日電 題:張家界:文化旅游讓貧困鄉煥發生機
今年53歲的全喜平,幾年前還是外地一家木材加工企業的老板,3年多前回到家鄉石堰坪村開起了客棧,2016年,客棧營業額突破30萬元,這讓他看到了過去『窮鄉僻壤』的家鄉煥發的勃勃生機,『文化做起來了,旅游就起來了。人氣有了,日子就活了。』
石堰坪村位於張家界永定區西南邊陲的王家坪鎮,這是永定區最偏遠的鄉鎮之一,地處武陵山連片貧困地區。這裡土家文化歷史悠久,是歷史上享譽湘北的『九都文化之鄉』,土家哭嫁歌、打夯歌久久流傳,高花燈、揚叉舞等獨具風情。
像全喜平這樣感受到『生機』的,並不在少數。目前,王家坪鎮文化旅游帶動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開辦農家樂39家,年純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從事鄉村旅游相關行業的,多達337戶,佔全鎮貧困戶總數1/4以上。
為了讓老百姓們都吃上『文化旅游飯』,當地政府想了不少辦法。比如,除了建好土家風味的客棧,這裡還有一支特殊的戲劇團——『蘇木綽』陽戲劇團,它吸納了30餘名貧困人口作為群眾演員。在整個王家坪鎮,共有12支土家文化民間演藝隊伍,從2015年至今聯合為中外游客演出達上百場,演員年均增收1000元,讓不少百姓感嘆『原來唱土家戲,也能脫貧』。
記者采訪了解到,土家文化是張家界永定區的民族藝術瑰寶,更是得天獨厚的鄉村旅游資源。2017年春節,區裡策劃了一場『直播蘇木綽』的活動,蘇木綽在土家語裡是『祖源之地』。這場連續多日的民俗、年俗直播,讓不少游客慕名來到了王家坪鎮,住進了農家樂和農戶家中。
『直播蘇木綽』節目播出期間,樓木客棧一個月營業額達到20萬元。僅2017年春節期間,全鎮接待游客8萬多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200多萬元。如今,更有不少向往著體驗少數民族民俗和田園山水風光的背包客,在這兒一住就是許多天。
近年來,當地政府從文化旅游中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也大力加強了對土家文化遺產的保護,建立了8個土家吊腳樓核心保護區,對2198棟土家吊腳樓登記造冊、掛牌保護。
2016年,王家坪鎮共接待游客3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3700萬元;2017年上半年,鄉村旅游共接待14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500萬元。
另一方面,由於開展旅游扶貧,道路質量、水利設施建設等制約山區脫貧致富的『老大難』問題,也得到了改善提昇。為了打造濃厚的土家文化旅游氛圍,當地政府還利用危房改造項目,對吊腳樓進行了修繕加固保護,僅2016年就完成了300戶農戶的危房改造,其中貧困戶佔80%。
實踐已經證明,旅游資源不僅是天然的山水,更是雋永厚重的文化和源遠流長的民俗。只有把文化保護起來、發揚光大,纔能讓旅游煥發出源源不斷的生機,也讓得天獨厚的資源,成為貧困地區百姓們的依靠。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同時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振興鄉村,離不開對文化的保護與振興,而文化能夠給旅游注入活力與生機,給農村、尤其是讓落後貧困地區的百姓吃上「旅游飯」、走上「旅游路」、掙上「旅游錢」。這個脫貧致富的好路子,我們一定會堅持走下去。』張家界市永定區委書記祝雲武說。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