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我國成功發射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
2018-02-03 07:13: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餘曉潔、李國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甘肅酒泉2月2日電 2日15時5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昇空,進入預定軌道。這標志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張衡一號』是我國全新研制的國家民用航天科研試驗衛星,是我國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計劃首發星。

  『「張衡一號」覆蓋范圍廣、電磁環境好、動態信息強、無地域限制,將開展全球空間電磁場、電離層等離子體、高能粒子沈降等物理現象的監測,為地震機理研究、空間環境監測和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提供新的技術手段。』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說。

  2013年,國防科工局、財政部共同批復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工程。衛星、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制;發射和測控任務由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應用系統由中國地震局建設和運行。

  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周峰總監表示,『張衡一號』具有多載荷集成、高精度定標等特點,載有高精度磁強計、等離子體分析儀、高能粒子探測器等8種有效載荷。此外,衛星所載的意大利高能粒子探測器,將與中方研制的高能粒子探測器互為補充聯合探測。

  『張衡一號』總體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張衡一號」創造了多項國內「首次」——首次實現低地球軌道衛星高精度電磁潔淨度控制,彌補了我國天基科學探測領域發展的短板;首次實現在軌精確磁場探測,衛星裝載高精度磁強計、感應式磁力儀載荷,有望獲取寶貴的全球地磁場數據。』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申旭輝說。

  此次任務搭載發射了『少年星一號』等六顆國內外微小衛星。

  『少年星一號』微小衛星源於10多萬中小學生的創意和夢想,是我國首顆教育共享衛星。所有建有衛星測控分站的中小學校和教育機構,均可使用『少年星一號』數據開展航天科普教育。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