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31日電 2018年初開始流行的直播答題游戲遭遇人工智能(AI)的挑戰。AI輔助答題軟件真能幫你通關嗎?背後用了怎樣的技術?直播答題平臺如何應對?
中新網記者采訪了AI輔助答題軟件的研發人員、AI行業專家和直播答題平臺方,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
直播答題遭遇AI『攪局』
在線答對全部題目即可瓜分獎金——從規則來看,直播答題的本意是拼智力贏錢。但是,在你絞盡腦汁答題的時候,有人動動手指就找到了答案。
他們借助的是人工智能軟件,可以識別屏幕上的問題並迅速給出答案。目前比較流行的有百度的『簡單搜索』、搜狗的『汪仔答題助手』等。

『簡單搜索』(左)和『汪仔答題助手』頁面。
那麼,一個普通人,真能在這類人工智能軟件的幫助下順利通關嗎?
記者此前測試發現,AI軟件的正確率每場差別很大。以『簡單搜索』為例,1月12日晚11點『百萬英雄』場,12道題目全部答對。但1月14日下午5點『衝頂大會』,AI在多道題目上宣布放棄,甚至一度出現卡頓。
背後用了怎樣的技術?
從測試來看,AI答題軟件有時會非常聰明。它們是如何找到正確答案的?
『汪仔答題助手』團隊負責人告訴中新網記者,首先,答題助手通過圖像識別等技術抽取問題和候選答案,並將對應的文本數據發送給搜狗『立知』問答系統。
『其次,搜狗「立知」系統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分析問題,然後從上千億互聯網資源中檢索出與問題相關的文檔集合,並通過深度語義理解技術,從文檔中抽取候選答案。』該負責人說,每個候選答案有一個置信度,最後結合題目中給出的候選答案,綜合判斷出正確答案。
在這一過程中,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發揮了關鍵作用。
『簡單來說,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就是讓機器理解人說的話。』大拿科技創始人、機器學習專家陳明權說,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雖然還沒有那麼高級,但可以用來做不錯的搜索。
竹間智能創始人簡仁賢曾經領導了微軟AI聊天機器人『小冰』的開發,他告訴記者,具體來看,將AI技術應用於在線答題主要還是建立在自然語言理解、搜索引擎以及知識圖譜技術之上的。
『比如關於「姚明身高是多少」的問題,有一個實體是「姚明」,他有一個屬性是「身高」,對應的值是「多少米」,這首先是建立在對問題的自然語言理解基礎上,然後結合預先建立起的知識圖譜,在此基礎上搜索之後找到答案。』簡仁賢說。

一用戶借助人工智能工具輔助直播答題。中新網吳濤攝
AI軟件答題的弱點在哪裡?
記者體驗發現,對於文學、歷史等領域知識類的題目,AI軟件更容易答對,而對於需要推理的數學題則較難給出答案。
比如,有題目問『上一個四級階梯,若每次只能跨過一級或兩級階梯,有幾種方法上去?』AI軟件乾脆選擇『放棄』。
對此,『汪仔答題助手』團隊負責人說,對於不涉及復雜推理的知識類題目,AI軟件比較擅長。
『機器能進行簡單推理,例如,「小紅爺爺的名字叫小白,小紅爸爸的名字叫小黑,那麼小黑的爸爸是誰?」對於這樣的邏輯,機器是可以推理出來的。』陳明權說,但是涉及復雜推理的題目,現在的機器根本做不到。
簡仁賢說,有些題目會涉及到很多層的推理,就不能簡單依靠搜索技術與知識圖譜的構建。推理也是人區別於人工智能最大的優勢之一,也是現在人工智能難以實現的。但在復雜知識的記憶和檢索上,人工智能具有巨大優勢。
另外,記者注意到,在答題時,與一些語音識別的智能音箱相比,『簡單搜索』、『汪仔答題助手』等通過圖像識別問題的AI軟件准確率更高。
『圖像中的文字識別已經非常成熟了,如果文字像印刷稿一樣非常規范,那麼准確率可以達到99.9%。』簡仁賢解釋說,但是語音識別容易受環境影響,在嘈雜背景下識別准確度將大幅降低。

圖為『簡單搜索』答題頁面。機器人有時回答正確(左),有時也會選擇放棄。
直播答題平臺該如何應對?
AI答題軟件出現之後,有些直播答題平臺對題目的設置進行了調整。
例如,今日頭條『百萬英雄』推出了個性化題目,不同用戶的手機屏幕顯示的選項有所不同,正確答案也不只一個。
今日頭條方面告訴中新網記者,推出個性化題目一方面確實考慮到要避開AI答題軟件的乾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添答題的趣味性。
直播答題平臺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避開AI軟件?簡仁賢認為,只能在出題上下功夫,多出推理類和理解類的題目,同時采用復雜語句進行提問,增加語義理解的難度。
談到直播答題遭遇AI『攪局』,陳明權說,『直播答題的商業模式其實很厲害,短時間內就吸引到很多流量,並且植入了廣告。但哪能想到,人工智能會參與進來,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直播答題的用戶體驗呢?』
『你有盾,人家就有矛,未來搞商業創新的話,要想想人工智能是不是能破你這個盾。』陳明權說。(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