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裡的梁家河寒氣逼人,但仍有大量年輕的面孔出現在陝西省延川縣的這個小村莊。他們來找尋近半個世紀前一名年輕人的青春足跡。
1969年年初,15歲的習近平來到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村,直到1975年10月離開。他在這裡『立下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
如今,人們來到梁家河尋初心、求學問,僅2017年到梁家河參觀的就有114萬人次,最多時一天可『破萬』,過百萬的參觀者中大多是年輕人。
2017年『七一』建黨節那天更是『滿村都是人』,在村委會大院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前宣誓的人排到院外,『一面黨旗不夠,又在旁邊加了一面』供黨員宣誓。
1月中下旬,記者隨『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大型采訪團在梁家河采訪,感受到了大批年輕人在梁家河尋找初心的熱烈氛圍。
在這裡尋找初心
走進梁家河,人們停留的第一站往往是村史館,從這裡留存的老照片、舊物件和只言片語中,可略窺習近平總書記那段知青歲月的片段。
那些歲月的底色可以說是灰白的。1969年的梁家河,土窯洞又舊又暗,一到夏天就成了跳蚤窩,村民常常一天早晚兩頓喝稀的,中午纔能吃一頓耐飽飯……但青年習近平在梁家河待了7年,闖過了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和思想關。
對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生姜悅來說,此次梁家河之行堅定了他去基層支教的決心。在來這裡之前,他對前途有些迷茫。
今年畢業後,姜悅將和小伙伴們奔赴西部基層支教一年,並助力當地脫貧攻堅,也去闖他們的『四關』。責任重大,姜悅有些忐忑,『關於支教我們做了很多培訓和實踐,但怎麼幫助村民脫貧攻堅心裡沒底,就想來看看習總書記是怎麼在梁家河做的,他為國家和人民奮斗終身的初心是怎麼在這裡形成的,堅守初心的力量是怎麼來的』。
『習總書記在這兒生活的7年,對他個人、對這裡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我們能真切感受到紮根基層、踏踏實實為老百姓做事的意義。但現在很多大學生從小生活得比較優越,根本不了解最基層的情況,更別說為基層做些事。』姜悅的同學陳應奇說。
生於甘肅省會寧縣的陳應奇,今年畢業後將返回農村支教,陳應奇覺得能去基層做些事情是他的幸運,『在我求學過程中,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現在我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這也是不忘初心吧』。
梁家河有『大學問』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究竟有什麼大學問,天津大學『追尋足跡』實踐隊40餘人便是為此而來。1月25日,梁家河下起了雪,站在雪地裡的青年凍得直哆嗦,可聽著習近平的梁家河故事,他們心裡卻熱乎乎的。
幾名年輕人走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修建的沼氣池舊址時,還頗有興致地圍著它討論其中的結構和原理。43年前,這口沼氣池建好時也經常這樣被圍觀,因為這是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
當年有『沼氣不過秦嶺』一說,但青年習近平還是去四川『取經』,40天裡走了17個縣考察,每到一處必下坑查看,每晚還學習討論,最終成功讓梁家河亮起了第一盞沼氣燈。當看到這個沼氣池及沼氣展覽室時,天津大學學生田爍感嘆於沼氣池入料口、反應池修建之專業,『當時習總書記還沒上大學,只是憑在四川的實地考察就搞定了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是調研學習、創新實乾的榜樣』。
『現在我們提倡全民創新創業,究竟怎麼創新?我想這就是個借鑒,創新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從人民利益需求出發,實事求是,踏踏實實地調研、學習,纔可能真正做出有意義、有價值的創新。』中國延安乾部學院副教授薛琳認為,沼氣池便是其中一處『大學問』。
當學生們圍著沼氣池打轉時,『追尋足跡』實踐隊帶隊老師、天津大學本科生教育科副科長席皜格注意到村中還有外國人,發現原來是俄羅斯的記者及其翻譯,不禁感慨,『外國人都來學中國學問了』。
在薛琳看來,青年習近平在這個小山村裡讀懂了中國國情,了解到群眾需要什麼,把握了實際,學到了大學問和真學問。
學生們從這裡學到的學問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在席皜格收上來的學生心得中,有的喜歡當地居民的朴實真誠,有的領悟了『責任』以及不要賴床,有的感嘆『我輩當自勉,一片冰心薦軒轅』……看著這些,席皜格覺得這趟沒有白來,『學生們帶著求知和好奇來,帶著各自領悟的「學問」走,這種實地考察會比只看書中的描述印象更深刻』。
『中國夢的發祥地』
如今的梁家河,有簇新的民居、乾淨的馬路,鏗鏘有力的鑼鼓聲幾乎每天響個不停,村民跟著鼓點扭著秧歌,非常熱鬧。
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華盛頓州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曾以梁家河為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幾十年來的發展,並借梁家河之例特別指出:『中國夢是人民的夢,必須同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結合起來纔能取得成功。』
正如有人所說,『梁家河是中國夢的發祥地』。薛琳認為,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激發了很多青年追根溯源,答案就在於此。
在陳應奇看來,『習總書記正在帶領著中國這艘巨輪前進,而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為這艘巨輪遠航加油,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責無旁貸。』
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郝琦認為:『習近平在梁家河的奮斗經歷,對當代青年繼承延安精神、健康成長成纔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一方面要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在艱苦環境下始終有理想、有方向,不能自暴自棄、失去前進動力;另一方面要為實現目標做好准備,在學習中增長纔乾,用艱苦奮斗、創新變革的精神去實現夢想。』
梁家河村村支書鞏保雄介紹,下一步還將進一步完善村裡的基礎建設,利用村民廢棄的土窯舊院落建設知青生活體驗區,讓游客住土窯、睡土炕、用煤油燈,深度體驗當年的知青生活;並將整合大梁家河流域的苹果產業,開發游客參與性強的項目,增加知青生產、生活體驗地等,『讓青少年來我們這裡學習時,能更好地感受習總書記當年的生活,學習他的精神』。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