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取『蛙聲』一片朋友圈中又一波『曬娃』潮來了
『我兒小哈第一次旅行給我發了一張大阪的明信片,現在失聯已經整整兩天兩夜了,好想他。』白欣欣在朋友圈中發出一條信息。
『我家乖兒子是學霸啊,通宵學了一夜,嘖嘖,為娘好驕傲』。
『為啥我家呱娃子老宅著,得出去浪纔有詩和遠方啊!』
……
小哈是90後女孩白欣欣在一款手機游戲《旅行青蛙》中養的青蛙。這個由一家日本公司開發的手游,於2017年12月在日本的iOS平臺上線,近期在中國迅速躥紅,不僅在微信朋友圈、公眾賬號中刷屏,還迅速在App Store中國區免費游戲榜上名列第一,微博話題#旅行青蛙攻略#也登上熱搜榜。
在游戲中,玩家只要准備好包裹,青蛙就會不定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其間,它可能會從各地發回明信片,也可能帶回土特產;它可能在外旅行好幾天,也可能溜達片刻就回來,但這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我的蛙此刻在乾什麼呢』成為養蛙者心中的一縷牽掛。
白欣欣剛把小哈的動態發到朋友圈,『呱友』們就紛紛過來圍觀:借機曬自家蛙、分享養蛙攻略、吐槽自家蛙行蹤不定……未婚甚至還沒有男女朋友的『圈友』們一時間畫風突變,都成了『操心的老母親』,朋友圈中的念叨此起彼伏。
小哈出去旅行過幾次後,白欣欣體會到了父母的不易。『兒行千裡母擔懮,我突然能理解我在外這幾年,爸媽為什麼老給我打電話,有時候僅僅是為了問一句我在乾什麼。』
『棄養老公,改養兒子,我的少女心變老母心啦。』李曉燕從不久前火爆的一款與虛擬帥哥談戀愛的手游《戀與制作人》轉戰《旅行青蛙》,『兒不嫌母貧,養蛙輕松多啦,不用花真銀子。我現在只要靜靜地看著我的蛙看書寫字打瞌睡都覺得幸福。』
肖叡以前玩過多款手游,大多是競技對抗類的,相比之下,他覺得這款游戲比較休閑,游戲場景基本設定在兩個界面:小清新風格的庭院和LOFT結構的屋子,玩家只需要收割三葉草就可以為青蛙購置旅行需要的行李。玩法簡單,更適合女孩子。不過在被朋友『安利』(網絡用語:指強烈推薦——記者注)後,這個大男孩也跟風玩得不亦樂乎。
李文珊以前是個游戲『小白』,當朋友圈被『蛙兒子』刷屏的時候,她終於忍不住好奇心加入了『老母親』大軍。『雖然它只是個虛擬角色,但是你為它取了名字,它就屬於你了。』李文珊表示,這與現實生活中父母和子女的關系也有點相似。『雖然養了它,但它是個相當有主見的孩子,完全不受你控制』。和小蛙相處的這種模式是她比較中意的,『像是親人,或者朋友,只需要在吃飯間隙或者休息的時候,打開看一眼,知道對方此時在做什麼就好。』
也有玩家在投入感情之外投入資金。『安卓黨想氪金(特指在網絡游戲中的充值行為——記者注),想給我崽買最好的碗、最好的燈和幸運鈴。』網友@頭像是西給的nino擔在微博上表示,『真跟養了個兒子一樣什麼都想給它最好的。』為了多收三葉草支持『蛙兒子』旅行,她甚至晚上睡覺都定了好幾個鬧鍾,隔幾個小時起來收一次三葉草。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款游戲的玩家年輕女性居多,在現實生活中她們大多還沒有自己的孩子,而在這款養蛙游戲中,她們提前體會了『做母親』的一些感覺,並且享受這種因為『孩子』而產生的牽掛和驚喜。
記者發現,隨著游戲的火爆,一些山寨游戲和網售『外掛』也趁機蹭熱度。在App Store搜索『旅行青蛙』,會出現一款售價30元的游戲,這款游戲實際上是『青蛙版的跳一跳』游戲,下載此App後會收到強制性廣告。而一些自稱能讓玩家獲得數量豐厚的三葉草的『外掛』服務,有可能會導致手機數據丟失、個人隱私泄露等後果。另有一些『漢化版』和『無限四葉草』版本,有時會連彈廣告或無緣無故下載其他App。盡管問題接二連三,但這款游戲的熱度似乎並未降低。
吳冰是個5歲男孩的媽媽,她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年輕人樂此不疲地玩養蛙游戲,『如果孩子真的像游戲中那樣我行我素,我接受不了。我每天下了班,接孩子做飯做家務,緊張得跟打仗似的,陪娃的時間都不夠,哪還有閑工夫玩這麼無聊的游戲。』
『人生如戲,生活和游戲有相似的地方。』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繼續教育學院特聘教師孫大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游戲可以模擬,在一定程度上有替代功能。很多玩家在游戲中獲得一些類似『老母親』的體驗,但需要保持清醒的是,從自動參與性來說,游戲比較隨意,游戲中可以重塑現實,也可以退出,不喜歡了就刪除,甚至還可以重新下載,而現實人生舞臺是無法隨便退出和重來的。
孫大強認為,手游是一種商業行為,所以會考慮到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在這款游戲中『青蛙現在在乾什麼是不確定的』,從心理學上來講,正是這種不可預測的結果,導致多巴胺能神經獎勵系統保持在一種興奮狀態,玩家會很興奮。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追求低風險的,尤其對孩子,希望有一個比較確定的、穩定的結果。
中國傳媒大學游戲設計系主任陳京煒認為,從游戲設計角度來看,這款游戲運用了近年來流行的『模糊敘事』的方法,玩家在游戲信息較少的情況下,通過自己的理解把『留白』部分合理化『腦補』,從而增加了玩家對游戲的感情。另外,青蛙四處旅行,會拍攝不同照片,帶不同的禮物回來,這實際上是利用了『收集要素』來提高重復可玩性,讓玩家有了繼續的理由和動力。
『這是一款女性玩家偏好的維護型游戲。』陳京煒分析,這對於生活壓力大、節奏快的當代年輕女性來說是一種解壓的方式,但是如果在游戲中變成攀比誰家『兒子』去的地方多,帶的禮物多,又會成為玩家新的壓力和心理負擔。他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此款游戲如此火爆也與從眾心理有關,同一個圈子裡的朋友在談論而自己不玩,會因為缺少共同話題而被圈子邊緣化,一部分玩家因此而開始游戲並持續。此後的游戲行為可能是被游戲吸引,也可能是為了鞏固中心話語地位,這也是因人而異。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郭艷麗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年01月26日06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