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樹株最高的青銅神樹、最早的金杖、最完整的青銅大立人像、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銅人頭像和面具……三星堆遺址距今已有4800年至2600年的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
『沈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這裡,改變了中國的文明史,中華文明由一元變多元,也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世界的第九大奇跡、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出土的文物造型奇特、大氣恢弘、神秘怪誕、內涵豐富,充滿許多不解之謎。三星堆遺址已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其歷史、文化、科學價值可與同時期北緯30度上的古希臘、古埃及、古巴比倫等世界古文明媲美。

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李政葳/攝)
有數據顯示,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2017年迎來開館20周年,共接待游客人數創下新高達80萬人次,年均游客增長約10%;三星堆博物館的官方微博粉絲數已達385萬,在全國排名僅次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已經成為中國博物館界的當之無愧的『網紅』。
文物承載著中華文明交流促進溝通互鑒,三星堆作為閃亮的『中國符號』一直堅持文物『走出去』,成為中國連接世界之窗,先後到美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國家領導人將三星堆文物仿制品作為國禮分別贈送給希臘和秘魯,彰顯出三星堆作為『中國面子』的『國際范』。2016年9月,在國家外交部舉辦的『開放的中國:看四川·看世界』全球推介活動中,古蜀之源三星堆作為四川向世界推出的文化名片,再次登上了國家外交的舞臺。
不僅有以青銅人面具為原型烘烤餅乾、青銅人面具印制花手提袋,去年今年中秋前夕,三星堆又以『堆餅』的抽獎企劃引發了一陣小風潮,微博粉絲通過互動可獲得三星堆獨家定制的月餅。為了豐富和釋放三星堆文化內涵,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不斷開發各類文創產品,全力推動文旅融合、文旅互動,構建以三星堆博物館為核心,以三星堆考古遺址公園、三星堆文化產業園為兩翼的『一核兩翼』發展格局。『構建「旅游+文化+商業+服務」產業體系,全球化戰略,全產業鏈模式,打造中國文化版的「迪士尼」……』廣漢市文博旅聯合黨委書記、三星堆管委會主任、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家可說。
之前,以三星堆原創動畫電影《金色面具》曾引發人們的關注。電影由好萊塢團隊參與制作,將用西方人視角講述三星堆文化的故事。除了以電影的形式呈現外,朱家可說,『三星堆』這一原創IP還將開發出圖書、游戲、玩具、音樂、旅游紀念品、主題樂園、特色小鎮等一系列衍生產品,從而構建從內容資源整合、產品開發、品牌授權到衍生品銷售的全動漫產業鏈;同時,提昇古蜀文化旅游品牌,帶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讓三星堆文化走出去、活起來,在國際上更有知名度。
在四川,提到了三星堆和《金色面具》,就不得不提大熊貓。作為我國的『國寶』,大熊貓象征著『吉祥如意』,是世界人民『相親』的『友誼和平使者』。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為例,這裡為我國大熊貓對外交流和知名度的提昇發揮了重要作用,先後與13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大熊貓科研合作交流。

大熊貓相關文化創意產業不斷興起(李政葳/攝)
另外,與大熊貓相關的文化創意產業也在不斷興起。2002年至今,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在大熊貓音樂、大熊貓出版、大熊貓影視、大熊貓舞臺劇、大熊貓文化藝術展覽、互聯網社交媒體的傳播、公共空間的大熊貓文化建設等方面都進行嘗試;並先後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自然基金會、世界野生救援協會等知名機構開展了一系列合作。比如,2015年至2017年連續在4個國家7大城市舉辦了『熊貓與世界-中國大熊貓保護文化藝術全球巡展;還與央視網合作設立『熊貓頻道』(IPANDA)並面向全球開播,『熊貓頻道』全球活躍用戶達1564萬餘人,其中,Facebook全球頁累積粉絲數近1114萬;instgram、YouTube及Twitter粉絲數累計近30萬,逐漸成為大熊貓文化在全球互聯網傳播的主要平臺。
如今,『成都大熊貓』文化品牌已在國際上擁有極高知名度與美譽度,成為野生保護動物文化旅游品牌大IP。去年以來,四川成都的成華區不斷建設北湖熊貓國際旅游休閑區,打造以大熊貓文化為主題的文化藝術聚落,並引入熊貓《PANDA!》秀大型劇目,深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進行巡演。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各類文創產業不斷豐富,三星堆、大熊貓等一批中華文明標志正在『走出去』的路上,不斷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自信、自然風情和人文精神,也在全球舞臺上不斷綻放異彩。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