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八成人認為校外培訓機構發展過熱 寒假來了,你的孩子上『班』嗎?
2018-01-25 10:09:05 來源:光明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奧數班、英語班、閱讀寫作班……隨著寒假的到來,各種課外興趣班、課業補習班又火爆起來,很多中小學生的寒假都將在各種培訓班中度過。據中國教育學會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037億人次。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曾表示,要解決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特別是要化解好學校減負、校外增負的問題。一面是政府努力為學生減負,一面是教育培訓市場整體持續過熱,如何平衡兩方面的關系,成為社會大眾普遍關切的問題。

  八成市民認為課外培訓發展過熱

  針對校外培訓機構這一熱點話題,光明網近日面向公眾進行了在線調查,在收上來的278份答卷中,有87%的市民認為目前校外培訓市場存在發展過熱的問題。

  縱觀目前教育市場,各類補習班層出不窮,幼小銜接、小昇初等具有針對性的補習班更是受到家長的熱捧,甚至出現一班難求的現象。在補習班市場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亂象,如虛假宣傳、亂收費、捐款跑路等,一些補習班還存在超額教學,增加家長焦慮度等問題,使得整體課外教育培訓市場顯得雜亂不堪,難以辨別。

  『擇校熱』是主要原因對課外培訓機構要督查到位

  那麼,為何會出現課外培訓市場整體發展過熱這一現象呢?據光明網調查顯示,50%的市民認為,『擇校熱』的存在,導致了部分家長的焦慮情緒,是校外培訓機構迅猛增長的最主要原因。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研究員孫雲曉也表示,由於校內教育考試制度還沒有完全改革到位,一考定終身的人纔選拔錄用制度沒有根本轉變,家長就會產生一種對校外教育特別是補習班的狂熱追求。

  此外,『社會競爭壓力過大』、『國家缺乏對校外輔導機構的統一監管』也是造成課外培訓班過熱的因素。對此,孫雲曉建議,國家應嚴格審批課外補習機構資質,做到監督檢查到位,這體現了國家、政府對未成年人的關心與保護。

  校外教育不能變成補課應該讓孩子體驗社會

  目前市場上的課外培訓內容大多數為校內教學的補充,所學習的東西也是為了幫助孩子應付昇學與各種考試而進行的各種針對思維、理解力、邏輯等多方面的培訓,校外教育機構儼然變成了學校之外的第二課堂。而據光明網調查,近半數市民認為理想的校外教育形式應是帶領孩子認知自然、體驗社會,讓孩子在學習和成長中逐步融入社會。

  針對這一問題,孫雲曉提出,校外教育和校內教育的共同目標都是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雙方應該各有側重:校內教育是系統的知識性教育,而校外教育應當承擔起以體驗為主的教育模式,兩者互為補充,不是讓校外教育變成單純補課。發展大視野的校外教育,纔能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開闢道路。

  視頻采訪: 【『育』見新時代】寒假來臨!你的課外班報對了嗎?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