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第十一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發布 159人上榜
2018-01-24 16:13:46 來源:法制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第十一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發布159人上榜

  法制網北京1月24日訊記者梁士斌近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發布了第十一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159名旅客因為乘機過程中的不文明行為被記錄。這是該記錄發布近兩年來,單批公布名單最多的一次。

資料圖:旅客在機場辦理登機手續。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據了解,該批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涵蓋了2017年4月至11月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這也是該批記錄名單幾乎與此前10批不文明記錄總和接近的原因。數據還顯示,該批記錄涵蓋的8個月中每個月的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均超過兩位數,高峰出現在2017年10月,當月有35位旅客的不文明行為被記錄,2017年6月和7月的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分別也包括了25位和26位旅客。

  和以往發布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相比,第11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記錄還暴露出一些新情況,值得乘機旅客注意。如,不文明行為的發生地除了安檢通道、航站樓內、登機口、機坪和客艙等5大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高發區域外,在本批不文明記錄中還出現了新位置——機場道口。2017年8月,就有兩位旅客因為在機場道口擾亂秩序,而被予以行政處罰,並各被記錄不文明行為一年。而一位在安檢現場擾亂航空運輸秩序的旅客,則是因為其發布了『機場安檢區您就原地爆炸吧』的微博內容,被行政罰款500元,並記錄其不文明行為一年。

  此外,4位外籍旅客分別因為強佔他人座位、強行登機、攻擊安全員以及機上違規使用電子設備而『上榜』。

  在該批發布的總共159件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中,包括了36件在機上違規使用電子設備而受到相關處理的旅客。雖然國內諸多航空公司新近根據民航局相關規章,允許旅客在飛機上使用具有『飛行模式』的手機,但旅客也要注意,機上使用手機也需要滿足如下條件:在空中須關閉便攜式電子設備的蜂窩移動通信功能(語音和數據),在低能見度飛行階段(II類與III類進近和著陸及低能見度起飛)和飛機疑似受到便攜式電子設備乾擾等特殊情況下,應禁止使用。相關要求還指出,在飛行期間,當機長發現存在電子乾擾並懷疑該乾擾來自機上乘員使用的便攜式電子設備時,機長和機長授權人員應當要求其關閉這些便攜式電子設備;情節嚴重的應當在飛機降落後移交地面公安機關依法處置,並在事後向局方報告。

  根據《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辦法》(試行),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是指因擾亂航空運輸秩序且已危及航空安全,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或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民航規章應予以處罰的行為。主要分為十類,即堵塞、強佔、衝擊值機櫃臺、安檢通道及登機口(通道)的;違反規定進入機坪、跑道和滑行道的;強行登(佔)、攔截航空器的;對民航工作人員實施人身攻擊或威脅實施此類攻擊的;強行衝擊駕駛艙、擅自打開應急艙門的;故意損壞機場、航空器內設施設備的;違反客艙安全規定,拒不執行機組人員指令的;在機場、航空器內打架斗毆、尋釁滋事的;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妨礙民航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或者煽動旅客妨礙民航工作人員履行職責的,以及其它擾亂航空運輸秩序、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或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民航規章應予以處罰的行為。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年一度的春運即將來臨,每年春運除了客流量增大外,還面臨著冰雪、大霧等特殊天氣頻發的挑戰,加上客流返鄉、出游的計劃安排較為緊湊,旅客更易出現急躁情緒,請各位旅客提早關注天氣信息,合理安排行程,在遇到特殊天氣等不可抗力造成行程受阻時,請理性、合法地維護自身權利,共同營造文明、和諧的出行環境。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