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山東第一毒品案:富二代自己創業 竟是制販毒品
2018-01-24 16:13:46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警方披露山東第一毒品大案偵破詳情『富二代』自己創業,竟是制販毒品

  齊魯晚報記者杜洪雷通訊員賈衛國

  從一個QQ號入手挖出互聯網涉毒大案

  2016年11月,濟南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偵查員發現一個網名叫『我們未曾相識』的人,在互聯網上推銷冰毒和甲卡西酮(俗稱『長治筋』『喪屍藥』)。此人聲稱:『筋是自己的,冰是一手貨,只找代理不零售』。經查,『我們未曾相識』真實身份劉某,是濟南章丘人。

  與劉某聯系密切的一個人網名叫『敘事』,真實身份叫劉某某,河南濮陽人。偵查員從劉某某的QQ號入手展開工作,發現劉某某等人是一伙河南籍涉毒逃犯,經常與濟南、聊城、菏澤、濰坊及全國多個省市的涉毒嫌疑人進行毒品交易。

  2017年2月6日,公安部禁毒局派員赴濟南共同研究案情,決定成立部、省、市三級聯合專案組,正式開展立案偵查,專案代號『2·06』,並將此案列為『2017-18』號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進行督辦偵查。

  『2·06』專案涉案人員、地點、信息等線索多達數千條之多,專案組對每一條線索、每一個嫌疑人的活動情況深入研究分析,緊盯不放。一一扒掉藏匿在互聯網上的嫌疑人『狡猾的面具』,讓他們『由虛到實』現出原形。最終確定了菏澤、德州、聊城和河南濮陽、江蘇蘇州、四川樂山,廣西貴港,湖南醴陵等8個主戰場。

  經過8個多月的縝密偵查,專案組全面掌握了濟南籍無業人員劉某昌伙同河南濮陽、山東聊城籍犯罪嫌疑人劉某某、付某剛、孫某洋等人,以互聯網為平臺,通過廣東『中間人』介紹聯絡,尋找毒品來源,發展販毒下線的犯罪事實。

  一個涉及廣東、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江蘇、四川、重慶、湖北、山西、河南和我省濟南、青島、濰坊、臨沂、聊城等17省40市的互聯網制販毒大案浮出水面。

  3萬元學來技術養牛場裡加工毒品

  2017年6月3日,專案組會同濟陽縣局等多警種聯合行動,在濟陽縣司某村、王某村等地一舉打掉隱藏在農村偏僻地帶的4個流動制毒窩點,抓捕制販毒嫌疑人3名,繳獲新型毒品固態甲卡西酮18公斤,液態甲卡西酮37公斤,制毒原料80多公斤及制毒工具一宗。

  涉案嫌疑人尹某某2016年5月花了3萬元,到山西長治從網友王某處學會了制毒技術。隨後,尹某某伙同2人在濟陽縣司某村一個廢棄倉庫裡開始制造毒品『長治筋』。第一批6公斤毒品通過網上發貨,賺到了六萬元錢,從此三人嘗到了甜頭一發而不可收。2017年3月初,尹某某在網上聯系到一個叫『熊貓』的吸販毒人員,在金錢的誘惑下,三人瘋狂地生產銷售了一批又一批毒品甲卡西酮。

  偵查員多次采取化裝偵查等方式深入農村,逐村逐戶摸底排查,摸清了制販毒網絡的來龍去脈。於2017年6月3日打響了『2·06』專案『第一槍』。據了解,三人從2016年7月到10月份,在養牛場生產加工制造毒品七次,總共生產毒品成品20多公斤。所制毒品販賣向了山西、河北等地。

  放行200公斤毒品追出大型制毒工廠

  6月15日,菏澤主戰場收網,警方在曹縣迎賓大道中段,摧毀了一個披著化工廠外衣的大型制毒工廠。抓獲河南、江蘇籍制販毒嫌疑人11名,當場繳獲固體甲卡西酮成品960多公斤,液態甲卡西酮近3噸,自制手槍2支,管制刀具5把,毒資326 . 58萬元,『寶馬』『路虎』等運毒車輛4部。

  此前一天18點,在菏澤曹縣某賓館門前,制販毒嫌疑人顧某通過張某,在聊城陽谷出手了200公斤毒品,收到140萬元現金。買家付某安排同伙武某連夜將貨物轉移至夏津縣一小區內的一個車庫裡。他們認為異地交易神不知鬼不覺,其實整個交易過程都在專案組偵查員的嚴密監控之中。

  由於沒有找到制毒窩點,警方怕打草驚蛇並未當即實施抓捕。但為了不讓毒品繼續外流危害社會,在武某離開藏毒窩點後,偵查員冒著生命危險將毒品取走。嫌疑人被捕前一直懷疑是被仇家『黑吃黑』了。

  另一路偵查員則順線追蹤,挖出了曹縣迎賓大道中段一醫藥產業園區內的制毒工廠。裡面十幾個大型制毒反應釜並排聳立,生產上噸毒品也就幾十分鍾的時間。經連夜突審,查到曹縣制毒工廠制販毒嫌疑人顧某東的姐姐顧某林在蘇州建有一個制毒窩點。

  6月20日,專案組人員趕到蘇州吳中區某工業園,成功摧毀制毒窩點,抓獲顧某林等制販毒嫌疑人3名,繳獲毒品甲卡西酮8.76公斤、制毒工具一宗。

  合法網店做掩護流轉毒品資金

  在案件偵破中,警方發現有一名濰坊的制販毒嫌疑人於某是一名『90後網紅』,1 . 8米多的身高,年輕帥氣,在網絡平臺上擁有眾多粉絲,其父母在濰坊昌邑做紡織生意多年,家資雄厚,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富二代。這麼多令人羡慕的光環並沒有使他滿足,從小的叛逆和對金錢的貪婪,使他欲壑難填,一步步走向制販毒的邪路。

  2016年底,於某選擇自主創業,他不是發揚家族的紡織生意,而是選擇了利用自己在網上學習的制毒方法,在父親紡織廠的一個廢棄倉庫裡制起毒品來。由於於某經驗不足,幾次三番都沒有生產出成功的毒品。於某通過網絡招聘制毒技師,結識了劉某。劉某擁有豐富的制毒經驗。兩人一拍即合,以入股分紅的方式合作制毒。

  於某從網上購買了假身份證,並用它在網上注冊,開了一家銷售合法產品的網店,以合法的產品交易流轉收取毒資。毒品交易則以『埋雷』的形式通過中間人在異地第三方完成毒品交易,這樣雙方不見面,不知道對方身份、性別、相貌、特征等一切情況,以降低被打擊的風險,使毒品交易活動更加隱蔽。2017年6月3日,於某、劉某被抓獲歸案,當場繳獲毒品甲卡西酮30多公斤,制毒工具、原料一宗。

  『2·06』專案涉及多個制販毒網絡和制販毒窩點,專案組實施的是梯次收網、分段打擊的策略。多地警方根據濟南專案組提供的線索打源頭、打鏈條、搗工廠、摧網絡,取得突出戰果,一大批制販毒大案要案隨之告破。

  2017年10月8日,在山東省禁毒總隊統一指揮協調下,濟南警方出動警力120餘名,在聊城市公安局配合下,展開收網行動取得重大戰果,為『2·06』全案全結畫上濃重的一筆。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