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23日報道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21日發表題為《中國向科技超級大國的驚人轉型》的文章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國家科學委員會剛剛發表了兩年一次的《科學與工程指標》(一份介紹美國技術現狀的大部頭文件)。其中包含了研究與發展、創新與工程的事實與數字。然而,報告的主要結論卻涉及另一個國家:中國已經(或即將)成為科技超級大國。
文章認為,這應當在意料之中。畢竟,科技是經濟發達社會和軍事大國的知識基礎,而中國渴望在這兩個領域都成為世界領先者。盡管如此,中國取得的實際進步速度仍然令人驚嘆。
文章稱,別忘了,二十五年前,中國經濟規模還微不足道,高科技部門還幾乎不存在。根據『指標』報告,自那以來,中國發生了以下變化:
2015年,中國的研發開支已位居世界第二,佔世界近2萬億美元總量的21%,僅次於美國的26%。但是,如果中國經濟繼續以現在的速度發展,中國很快將成為最大的研發開支國。2000年至2015年,中國的研發開支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長,是美國4%的速度的4倍以上。
中國研發團隊發表的技術論文急劇增加。雖然美國和歐盟在生物醫學學科方面的研究論文更多一些,可是中國在工程研究方面獨佔鰲頭。論文引用率方面,美國超過中國,說明論文涉及基本研究問題,但中國正在迎頭趕上。
中國的技術勞動力大幅增加。2000年至2014年,理工科本科畢業生數量從每年35.9萬人左右增加到165萬人。同一時期,美國理工科本科畢業生的數量從48.3萬人增至74.2萬人。
文章稱,發展壯大的不僅僅是中國的技術領域。它還越來越雄心勃勃。中國大部分高科技生產曾經只組裝其他地方制造的尖端零部件。報告指出,現在中國正在進軍高端領域,『比如超級計算機和較小的噴氣客機』。
報道稱,當然,也有美中不足。中國在收獲專利的數量上仍然落在後面。十年來,美國公司和發明者每年約佔美國專利的一半左右,其餘部分大多由歐洲人和日本人佔據。同樣別忘了,中國有14億人口,是美國的4倍以上。因此,理所當然地,它需要更多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