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有創意
——中國氣象局『溫暖的黑衣人』獲超4000萬瀏覽量
光明網記者畢孝斌光明日報記者袁於飛
『贊,有創意,現象級的科普傳播作品』,『沒想到氣象頻道竟能拍出這樣文藝范兒的宣傳片』……日前,中國氣象頻道兩檔視頻短片——《神秘的黑衣人》和《有你陪伴的日子》在網絡迅速走紅,短時間內瀏覽量超過4000萬。網友們紛紛點贊:『這樣的中國氣象頻道太接地氣了。』
在視頻短片中,記者看到,一項項具體的氣象服務化身『溫暖的黑衣人』,來到人們身邊,在下雨前給人們遞上雨傘,在大風前提醒人們披上風衣,甚至在酷暑高溫時為人們捧上一杯綠豆湯……一向嚴肅的官方宣傳片和溫暖黑衣人的形象形成反差,讓人耳目一新。
『黑衣人就是中國氣象局民生氣象服務的化身。他說下雨就下雨,說刮風就刮風的「預知未來」能力,是近年來我國氣象科技獲得巨大進步的表現。』中國氣象頻道副總監趙帆告訴記者,『在最初的創作中,我們的團隊首先羅列出了人們印象中關於氣象預報的幾個關鍵詞——「科學」「無時不在」「嚴謹」……之後,我們再將關鍵詞具象化,經過溝通和再創作,能預知冷暖的黑衣人就這樣誕生了,不過,我們也沒想到這黑衣人在網上竟能獲得如此大的關注。』
趙帆介紹,黑衣人形象的塑造,讓人們對天氣精准預報背後的氣象科技產生興趣,也能使人們在歡笑中理解了『准確、及時、創新、奉獻』的氣象精神,還向受眾描繪了氣象人熱情、可愛的一面。與其說他是『氣象人』,不如說他是一位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悉心關照自己的『鄰家大叔』,讓人有一種暖心的感覺。
『我研究了這些視頻,不管是當科普也好,宣傳也好,都在角色刻畫上下足了功夫,而且在語言體系上也力求生活化,確實讓人感覺到暖心。』中國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大鵬說,『另外,它不同於人們日常印象中的科普宣傳片,整部片沒有生硬地說教,而是用生活化的場景來傳播科學,即使是所謂的告知,也沒有平鋪直敘,而是采用了潤物無聲的方式,觸發人們內心對無處不在的氣象服務的情感共鳴,獲得大眾的喜愛也在情理之中。』
王大鵬表示:『在「互聯網+」時代,不管是官方宣傳片,還是科普,都需要創新形式,讓公眾零距離接觸科學,讓公眾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獲得科學信息,富於借鑒意義。而且,科普就像在為科學做廣告,需要對受眾進行進一步細分,在信息多元化的時代,每個人對信息的需求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黑衣人系列作品正是抓住了這些信息傳播的規律,纔取得這麼好的傳播效果。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還需要注重品牌,建議氣象局以黑衣人為軸心,打造更具有品牌效應的矩陣,從而擴大傳播效果。』
『要讓官方的科普宣傳和服務具體化,有溫度,讓公眾能觸摸得到,感受得到,有情感共鳴。』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夏學民也認為,目前,網絡上的信息傳播出現了碎片化的新特點,如果不能深刻認識互聯網上受眾心理的這種變化,傳播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他建議,在新時代的傳播格局中,有關部門可以借鑒黑衣人系列作品的創作經驗,將宣傳產品注入『互聯網基因』,推出屬於自己系統專屬的虛擬主持人、虛擬發言人、吉祥物等,作為系統的集體符號。這樣的虛擬形象還應當跟部門的服務工作定位相符,有性格、有立場,這樣纔能易於傳播,深入人心,更好地為公眾服務。
《光明日報》( 2018年01月19日08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