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將建『網絡號販子』黑名單
執法部門、掛號平臺、醫療機構三方共享去年打擊處理號販子892人
本報訊(記者張小妹)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衛計委獲悉,本市今年將建立執法部門—掛號平臺—醫療機構三方共享的『網絡號販子』黑名單制度,努力實現對號販子的聯合懲戒。
日前,市衛計委聯合市公安局召開打擊『網絡號販子』座談會。北青報記者從座談會上獲悉,針對『網絡號販子』隱蔽性強、違法成本低、犯罪取證難的特點,2018年本市將建立執法部門—掛號平臺—醫療機構三方共享的『網絡號販子』黑名單制度,努力實現對號販子的聯合懲戒。
據悉,目前北京婦產醫院已與京醫通掛號平臺、駐院民警進行『黑名單』聯動。如果醫務人員或門診部發現有患者退號後再掛號情況,及時查詢退號者信息,對高度懷疑號販子的卡號,在京醫通平臺加入『黑名單』。同時與駐院民警聯動,對收集的已掌握的號販子信息,通過京醫通平臺查詢,對反復掛號退號、無就診記錄的就診卡號加入『黑名單』。
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指出,接下來醫療機構和相關掛號平臺要嚴格執行實名掛號和實名就診制度,積極探索掛號平臺網絡預約經費結算方式,統一網絡號源開放時間,加大信息監管。同時,要加強掛號平臺和醫療機構內部管理,進一步做好技術防范和人力防范工作,壓縮各種『號販子』的生存空間。
座談會上,多家三甲醫院分享了『防號販子』經驗方法。北京婦產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114平臺產科掛號時無法識別患者身份的真實性,且預約周期長達8周,與產科初診病人的實際需求不符。為此,北京婦產醫院從今年1月1日起,收回114平臺產科號源,改投到京醫通平臺。
北京兒童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醫院系統已經和公安系統專線對接,可以識別身份證真偽,每一位監護人身份證號最多可辦三張就診卡。同時,兒童醫院將對連續多日掛不同緊俏熱門號源及同一天掛多個緊俏熱門號源的賬號進行跟蹤。
市公安局在座談會上介紹,2017年1月至12月,本市共打擊處理號販子892人。近兩年來,公安機關打掉『號販子』團伙7個,抓獲違法犯罪人員101人,其中刑事拘留17人,治安拘留37人。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在公安機關嚴厲打擊的同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也不斷加大對『號販子』的清理力度。2017年,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就清理『號販子』3629人次,向公安機關移交152人次。市公安局表示,接下來希望推動整合公安機關、醫療衛生系統掌握的號販子信息,建立統一數據庫,完善『黑名單』。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