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月18日電 為進一步降低市場准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破解『准入不准營』頑疾,率先在上海浦東試點的『證照分離』正在迎來新一輪的改革深化,對47項審批事項進行『照後減證』,讓企業辦事更高效、更便捷。
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在前期已對116項審批事項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並向全國各自貿試驗區推廣的基礎上,由上海市進一步在浦東新區對商事制度、醫療、投資、建設工程、交通運輸、商務、農業、質量技術監督、文化、旅游等10個領域47項審批事項進行改革試點,推進『照後減證』。
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管捍東說,『證』『照』是企業進入市場的兩把『鑰匙』。從『先證後照』到『先照後證』改革時,一些企業反映說,獲得商事登記主體資格後,要實際開展經營業務,還存在辦證多、辦證難等問題。試點『證照分離』改革,就是要通過審批改革,進一步降低市場准入的門檻。
以『證照分離』試點舉措之一的非特化妝品『審改備』為例,伊麗莎白雅頓(上海)化妝品貿易有限公司中國區供應鏈總監張毅介紹,非特殊用途進口化妝品過去要審批,改成備案後可以節約3個月的時間。
據介紹,從2017年3月至2017年底,已經有91家企業的573款進口新產品在上海自貿區完成備案,一大批化妝品與海外同步上市,自貿區的化妝品進口量佔到全國總量的30.4%。
市場主體的活力也同時被有效激發。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資格認定取消審批後,在浦東注冊的機構由改革前的10家增加到目前的241家。
改革不停頓。推進『照後減證』後,一是凡不涉及產品質量安全和產業政策的生產許可前置條件一律取消。二是取消社會辦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核發等審批,社會辦營利性醫療機構床位數逐步實行自主決定。對港口經營許可、建設工程設計單位資質許可、外商投資建築業企業資質許可等16項審批事項改為實行告知承諾制。簡化國際船舶運輸業務、印刷經營許可等審批條件。縮短藥品、醫療器械准入周期。對內外資典當企業設立、監督實施一致管理。三是優服務強監管。加快推行網上辦稅,優化發票管理,對小規模納稅人實行按季申報。全面實施誠信管理、風險監管,全面推行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的綜合執法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新一輪改革中的很多措施回應了市場和百姓需求。』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處處長肖林說,『減證』後政府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事中事後監管上,推動形成公平公正競爭環境,讓市場主體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