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網絡媒體走轉改】靠陽光脫貧致富?金寨這個村莊厲害了!
2018-01-18 16:11:00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陳成 顧繼月 許夢宇 高佳 宋學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村民臉上洋溢的笑容『陽光』又燦爛

  申術發是白塔畈鎮項衝村的農戶,今年64歲。四年前,還是貧困戶的他家屋頂安裝上了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成為村裡第一批安裝分散式光伏電站的村民。安裝完後的2015年,他賺了1500元的收入,2016年共賺了2500元,2017年賺了3200元。

  除了光伏發電,靠著土地流轉,申術發每年還能拿到一筆租金。『我家一共有4畝地。流轉以後,我可以拿到的租金是300元錢一年,一共是1200元一年。』申術發說,租金按年結算,如果按30年租期算的話就是3.6萬元,蠻不錯了。

  一棟棟兩層小樓鱗次櫛比,人行道寬闊整潔,行走在劉衝村的易地扶貧搬遷點,記者不禁驚嘆於新農村的變化

  申術發家現在一共有六口人,他和老伴帶著孫子現在居住在上下兩層的氣派『別墅』裡。這個別墅是他們家享受了村裡異地扶貧搬遷政策,從原來的項衝村老莊搬過來的。院落樓上樓下,寬敞明亮,能住上這樣的小洋樓,申術發感到很幸福。

  『上次在白塔畈鎮衛生院住院花了2600元,我自己就掏了100元。』申術發患有腦梗塞等慢性病,常年的治療費曾讓全家愁眉不展。如今,受益於351醫療政策,曾因病致貧的申術發解決了看病難問題。

  項衝村距離縣城20多公裡,有16個村民小組,共820戶3048人,曾經是白塔鎮唯一的貧困村。第一次精准扶貧之後,項衝村有貧困戶97戶195人,其中五保戶35戶,低保貧困戶54戶,一般貧困戶8戶。

  現如今,在光伏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系列扶貧政策的幫扶下,申術發家不僅脫了貧,摘了帽,家中收入穩步提昇,過上了美好鄉村生活。

  他笑著說,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農民過上了陽光般的幸福生活。

  從『試水』扶貧到首位產業這個村子靠『光』吃飯

  申術發家屋頂上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是白塔畈鎮光伏發電的一個縮影。

  走進白塔畈鎮,光伏板的身影無處處不在,劉衝信義光伏、樓衝鑫瑞光伏、涼井航天機電光伏電站建設正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如火如荼,一派繁忙景象。

  夕陽西下,與項衝村相鄰接壤的劉衝村,一大片光伏生態園,一瞬間仿佛被鍍上了一層藍色光芒。

  夕陽西下,記者們驅車來到與項衝村相鄰接壤的劉衝村,一大片光伏生態園,一瞬間仿佛被鍍上了一層金色光芒。這個靠陽光吃飯的村莊,這一刻,懷著大山的空曠,顯得靜謐悠閑。

  劉衝光伏農業生態產業園區佔地面積4287畝,年發電1.2億千瓦,於2015年投資8億元建成。2016年1月並網發點以來,年發電量1.2億千瓦,每年可實現利稅3000萬元,是全縣新能源產業的重點項目。

  采訪中,白塔畈鎮鎮長吳飛告訴記者,該鎮一年發電量,相當於五個梅山水庫的總發電量,光伏電站不僅減少了土地的閑置率、帶動了村民致富,更實現了在綠水青山中發展金山銀山的長遠目標。

  『如今,在我們鎮,分布式光伏電站373戶,光伏入股的316戶。全部所有電站全部並網後,還能給電網貢獻相當一部分餘電。』吳飛介紹說,分散式光伏普及率不高,有的貧困戶房屋向陰或者是屋頂較窄曬不到太陽。抱團聯合安裝連片的光伏板,是一種新形式。而給貧困戶安裝分散式光伏,政府補貼16000元,貧困戶自己出8000元,非貧困戶安裝分散式光伏則需付全款24000萬元。

  白塔畈鎮黨委書記曾凡豪表示,2015年以來,該鎮緊緊抓住國家、省、市、縣發展清潔能源的重大機遇,堅持把光伏產業作為推動鎮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把光伏扶貧作為精准扶貧有效途徑,由點到面,在全鎮全面鋪開了太陽能光伏板。

  政府靠引進企業承包村裡的流轉土地,每年還能給村民租金,相當於一畝500斤水稻的價格。安裝光伏板或參加光伏入股的貧困戶每年還可賺3000元。

  從前期試圖尋找一種扶貧方式,到如今發展成全鎮的首位支柱產業,這個靠陽光吃飯的小山村,漸漸從吃飽肚子解決生計,到全鎮共同走上小康之路。2017年底,白塔畈鎮最後一個貧困村出列。全鎮貧困率不超過2%。

  美好鄉村美如畫住上陽光豪宅讓記者們羡慕

  一棟棟兩層小樓鱗次櫛比,人行道寬闊整潔,道路兩旁的樹木在殘雪的襯托下格外的翠綠,行走在劉衝村的易地扶貧搬遷點,記者不禁驚嘆於新農村的變化。

  『現在的住房和以前比真是好太多了,以前我們住的地方交通不便、自來水不通。』走進劉衝村村民吳秀雲家,新房子有200多平方米,目前是她的母親一個人居住。吳秀雲家這套價值23.5萬元的新房,在扣除了老房子拆遷補助後,另外支付了7萬元左右。

  在村民方克枝家中,上下兩層的大洋房同樣引起了記者們的羡慕。方克枝今年43歲,平時在村上的工廠打點臨工。家中兩個孩子在外上學,丈夫也在外面打工。賦閑在家的她每天騎著摩托車去廠裡上班,住上了窗明幾淨、裝修精美的大房子,用她自己的話來說,現在的生活跟城裡人比,沒啥區別。

  方克枝接受記者采訪。

  在村民方克枝家中,上下兩層的大洋房同樣引起了記者們的羡慕。

  村民們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得益於劉衝村易地搬遷安置工作。在劉衝村,貧困戶除了能拿到舊房拆遷的補貼,還每人能享受易地搬遷2萬元的補助。

  據悉,2016年開始,劉衝村易地搬遷安置規劃選址,建成住房60套180間,2016年11月遷入60戶245人其中包含貧困戶16戶61人、移民戶15戶78人和一般危房戶31戶116人,貧困戶與移民戶交叉2戶10人,2017年實現易地扶貧搬遷4戶9人。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