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種政策『梧桐樹』 迎人纔『鳳築巢』——武漢實施『百萬大學生創業就業工程』破解人纔瓶頸
2018-01-17 18:56:49 來源:新華網  作者:廖君 馮國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武漢1月17日電 題:種政策『梧桐樹』迎人纔『鳳築巢』——武漢實施『百萬大學生創業就業工程』破解人纔瓶頸

  28萬人,這是2017年留在武漢就業、創業的大學生畢業生人數。一年前,這個數字還不到15萬。

  論區位優勢,論發展程度,武漢不及『北上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纔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從去年開始,地處中部地區的武漢大力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不僅用政策讓人纔『走進來』『留下來』,還用前瞻的產業布局提供廣闊發展空間,讓人纔真正放手『乾起來』,謀劃武漢新時代發展的新篇章。

  『零門檻』落戶讓人纔『走進來』

  28歲的法醫學碩士馬靜紅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2015年,他放棄上海公務員的工作機會,選擇和『師兄』留在武漢創業,創辦了湖北崇新司法鑒定中心。

  由於剛畢業在武漢沒有購房,馬靜紅不符合落戶政策。沒有戶口的他總覺得缺少一種歸屬感。『在外創業就如飄萍,心裡沒譜。』

  去年,武漢不斷降低大學生落戶門檻,基本實現『零門檻』:無論本科、專科,只要在40周歲之內,憑大學畢業證即可登記落戶,博士、碩士則不受年齡限制。『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落戶新政』徹底解決了馬靜紅的擔懮。

  落戶新政的實施就像催化劑,引發了前所未有的高素質人纔留漢落戶熱潮。如今,博士、碩士月均落戶量上昇超過八成。截至去年底,在武漢新落戶的大學畢業生達14.2萬名,是2016年的7倍多。

  『留住大學生,就留住了未來。』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說,『武漢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擁有89所高校。科教人纔是武漢的優勢,也是湖北的競爭優勢。這不能只是一句口號,要以最大誠意留人纔。』

  最低薪資和人纔公寓讓人纔『留下來』

  收入低、租房貴、買不起房……針對大學畢業生的這些痛點,武漢開出了力度空前的政策『處方』:出臺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准、提供拎包入住的人纔公寓、能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租到房。

  在招聘中,最低年薪標准被寫進合同。對初次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試用期滿後的最低年薪:大學專科生4萬元,大學本科生5萬元,碩士研究生6萬元,博士研究生8萬元。

  在隨後發布的首批3萬多個『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校園招聘崗位,所有崗位的薪資全部達到最低年薪標准,其中年薪10萬元以上崗位近萬個。此後,武漢市在全國多地開展20多場校園招聘活動,累計供崗11萬餘個,達成意向3萬餘人。

  『讓更多留漢就業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20%的價格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20%的價格租到租賃房。』武漢市去年公布的這項新政,一時間成為大學畢業生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武漢市還提出,今後每年將建設和籌集50萬平方米以上的人纔公寓,計劃5年內滿足20萬大學生的租、住需求。公寓生活設施齊全,不僅有大學生食堂,還有智能預約洗衣機、共享汽車,每月房租纔幾百元。

  『這不是簡單的補助補貼,而是綜合運用金融、土地、投資、減費等多種舉措,向改革和市場要效益,為降價留空間。』武漢市房管局總工程師鄧緒海介紹,目前武漢累計籌集大學畢業生租賃房源8340套,多數房源在軌道站點、地鐵小鎮、『創谷』項目周邊。

  『目標是打造一個精致的現代化生活社區,而不是提供一個只能睡覺的「火柴盒」。』武漢市招纔局『雙創』協調推進部部長石柏林說。

  優厚的創業機遇讓人纔『乾起來』

  『有夢想、留武漢、一起創!』在華中科技大學招聘會上,陳一新擔任『第一招纔大使』,向廣大畢業生推介武漢。

  去年,類似的招聘會在武漢以及全國的多所高校輪番上演了20多場次,武漢市委市政府多位主要乾部上陣『賺吆喝』。

  為了營造人纔創業乾事的氛圍,凝聚發展動力,去年4月,武漢創造性成立『招纔局』,聘請陳東昇、雷軍等16名知名企業家為『招纔顧問』和『招纔大使』,大力推動『百萬校友資智回漢』。

  『校友經濟』將武漢的科教資源和校友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競爭勝勢。去年一年間,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高校舉辦了9場校友招商專場,簽約總金額1.3萬億元,貢獻了全年招商引資簽約總金額的一半。

  為支持大學生創業,武漢圍繞平臺、活動、培訓『三管齊下』。同時,還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孵化器、大學生創業特區等眾創孵化平臺建設,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場地支持和『拎包入駐』『百兆上桌』以及『保姆式』孵化服務。

  目前,武漢各類孵化器已達221家,總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居全國城市首位。國家級眾創孵化平臺數量居全國大城市前列,在孵企業總數已過萬家。

  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清晰可期的發展前景,點燃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2017年選擇留在武漢就業創業的大學生畢業生人數達到28萬人,是往年的近2倍。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