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有濃烈時代特色的僑批

僑批記錄僑胞愛國之情
光明網汕頭訊 一封薄薄的紙批,牽起綿綿的情絲,一頭是天涯羈旅的海外赤子,一頭是翹首以盼的故土親朋。一個多世紀以來,僑批以它獨特的魅力,為海外華僑搭建了一座與家鄉父老溝通的橋梁,而僑批所涵蓋的多元文化也促進了近現代汕頭社會經濟的發展,更是汕頭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歷史佐證。1月16日,
由中央網信辦主辦、廣東省委網信辦承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廣東站)活動媒體團一行來到汕頭僑批博物館,實地了解僑批文化傳承。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制勝法寶,必須長期堅持。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的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作為中國著名的僑鄉,近代時期,潮汕人飄洋過海下『南洋』謀生。在海外謀生的潮汕人約1000多萬人,與潮汕本土人口相當,素有『海內一個潮汕、海外一個潮汕』之譽。當時,海外潮汕人希望將歷盡艱辛掙來的血汗錢寄回家鄉,贍養親人,僑批成為當時金融郵政機構尚未建立或極不完善的情況下,海外僑胞通過民間渠道、金融郵政機構寄回國內的匯款憑證。

誠信的僑批送信員

僑批印章
僑批主要分布在廣東潮汕、江門五邑、梅州及福建廈漳泉和福州等地,構成當時僑批檔案的約17萬份僑批中,來自廣東三大僑鄉的達到16萬件,包括潮汕僑批10萬餘件、五邑僑批4萬餘件、梅州僑批1萬多件,福建僑批約1萬件。汕頭僑批文物館是國內外創辦最早、規模最大、藏量最多、研究深入、成果顯著的集收藏、展示、研討於一身的以僑批為主題的文物館。現館藏僑批約12.5萬件。『潮汕僑批文物展』在僑批文物館常年展出,運用大量的僑批文物,揭示僑批的產生和僑批業發展的過程,彰顯僑批對潮汕經濟社會的貢獻,展現華僑華人的移民史、創業史以及潮汕人勇於開拓、守信重義、愛國愛鄉的精神。

僑胞對故鄉的思念

僑胞出洋謀生的艱辛和對故鄉的思念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僑批已經成為當時歷史的真實記錄,系統完整性強,涵蓋面廣,涉及當時的金融、郵政、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以及民眾的生活等領域,是資料翔實、內容豐富的海內外華僑華人社會和廣東僑鄉發展演變的『百科全書』,大大彌補了官方典籍文獻記載的不足。2013年6月19日,『僑批檔案』申遺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這是廣東誕生的首項世界記憶遺產。專家認為,僑批檔案能夠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與其真實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罕見性和完整性等息息相關。僑批記載翔實,系統性強,覆蓋面廣,是人類共同的記憶遺產。

潮汕移民始發地之一汕頭港

潮汕僑批文物展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