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領航新征程】電動自行車新國標新在哪裡
2018-01-17 11:23:0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劉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外賣送餐要騎,短途上班要騎……近年來,輕便、快捷的電動自行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然而,隨著電動自行車數量的增加,由其引發的交通事故、火災等安全問題也逐漸凸顯。

  1月16日起,由工信部、公安部等四部門聯合組織修訂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國家標准報批稿向社會公示30天。當前,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呈現出怎樣的發展態勢?為何要重新修訂強制性國家標准?

  從2016年4月11日起,北京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等10條道路禁止電動二輪車通行,違者面臨罰款等處罰。新華社發

  『超標車』造成安全事故多發

  『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產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年產3000多萬輛,目前全社會保有量約2億輛。』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16日表示,電動自行車產品逐漸成為消費者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然而,高延敏也提到,電動自行車行業在便利人民群眾生活的同時,也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如單方面強調量的擴張,在產品品質和安全性能提昇上投入不足,導致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價格戰頻繁、安全事故多發,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較大差距。

  近年來,不少電動自行車產品逐漸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重、越來越快,部分指標超出了現行標准的規定,被群眾稱為『超標車』。例如,現行標准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不超過20km/h,但目前實際使用中的部分電動自行車產品最高車速超過40km/h;現行標准規定整車重量不超過40kg,但目前部分電動自行車整車重量超過70kg。

  『這些產品性能上接近或達到電動輕便摩托車,引發的交通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高延敏說。

  據統計,2013年至2017年,全國共發生電動自行車肇事致人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萬起,造成死亡8431人、受傷6.35萬人、直接財產損失1.11億元,5年來,電動自行車肇事致人傷亡的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均呈現逐年上昇趨勢,年均分別上昇8.6%和13.5%。

  新標准堵住兩大漏洞

  2017年11月8日,深圳居民陳某醉酒駕駛一輛超標電動自行車被交警查獲,經檢驗,陳某駕駛的電動自行車重量達98公斤、時速可達60公裡,檢驗認定為摩托車;陳某因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拘役1個月。

  對此,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長李江平指出,根據相關法律、標准,超標電動自行車性能接近摩托車,實質上屬於機動車。但諸多超標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企業違規生產銷售超標車輛,將超標車輛包裝成『非機動車』,並宣傳無需取得機動車號牌、無需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即可駕駛,誤導了消費者,也擾亂了管理秩序。

  如今,電動自行車行業雖然經濟總量不大,但與人民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系。

  記者了解到,現行強制性國家標准《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1999)於1999年發布實施,由於制定年代較早,以及當時行業和產品還不成熟,標准內容存在一定局限性,已不能很好地規范行業的發展。

  據介紹,此次公示的新標准提昇了電動自行車的安全性能,由原來的部分條款強制改為全文強制,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電器保護等技術指標,調整完善了車速限值、整車質量、腳踏騎行能力等技術指標。其中,最高車速由20km/h調整為25km/h,整車質量(含電池)由40kg調整為55kg,電機功率由240W調整為400W,並對具有腳踏騎行功能進行了強制性規定。

  『新標准堵住了兩大漏洞。』高延敏解釋說,第一個漏洞,即現行標准是部分條款強制,修訂後改為全文強制,所有條款必須強制執行;第二個漏洞,即現在電動自行車出廠以後有改裝現象,導致速度超出現行標准規定,因此在新標准中增加了防篡改的要求,防止產品出廠後進行改裝。

  2017年3月25日,新版《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圖為上海市徐匯公安分局交警支隊民警將查獲的無牌無證、超標電動車暫扣運走。新華社發

  新標准擬設置半年到一年的過渡期

  『我剛剛買了采用舊標准的電動自行車怎麼辦?還能使用嗎?』在電動自行車新標准出臺後,不少消費者心中存在著這樣的疑惑。

  對此,高延敏表示,新標准從發布到正式實施擬設置半年到一年的過渡期,給企業一定時間進行新產品研發、生產線調整和庫存產品消化,具體以標准正式發布稿規定的時間為准;在新標准正式實施前,鼓勵生產企業按照新標准組織生產,鼓勵銷售企業銷售符合新標准的產品,鼓勵消費者購買符合新標准的產品。

  高延敏提到,新標准正式實施後,對於消費者已經購買的不符合新標准的電動自行車,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出妥善的解決辦法,通過自然報廢、以舊換新、折價回購、發放報廢補貼、納入機動車管理等方式,在幾年內逐步化解。

  實際上,近年來,各地也在積極探索通過地方立法規范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上海、江蘇等地實施目錄公告管理,進行注冊登記上牌,加強駕駛人教育管理;對超標電動自行車,福州、泉州等地通過設置過渡期、以舊換新、折價回購等措施,逐步消化存量;南寧等地強化通行秩序整治,倒逼源頭治理。

  李江平指出,公安部將以新標准出臺為新起點,對超標電動自行車正本清源,清理違法違規生產企業,嚴把銷售准入關,確保新標准得到認真執行,從源頭上杜絕超標電動自行車的產生。同時,繼續指導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加大對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向行駛、亂停亂放等違法行為的查糾力度,切實維護好道路通行秩序。

  《光明日報》( 2018年01月17日10版)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領航新征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