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經濟民生
搜 索
世界經濟穩步復蘇的中流砥柱——寫在2017年度國民經濟數據公布之際(下)
2018-01-17 11:23:03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陳學慧 徐惠喜 袁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17年2月,隨著一列來自哈薩克斯坦、裝載有720噸小麥的火車如期抵達中哈(連雲港)物流中轉基地,中哈糧食過境安全大通道正式打通。新華社記者韓瑜慶攝

  1月12日,素有業界風向標之稱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落幕。以華為、騰訊、阿裡、百度等為代表的中國參展企業超過1500家,佔全部參展企業的三分之一以上。有外媒將CES展戲稱為『China Electronics Show(中國消費電子展)』。

  雖是說笑,但毋庸置疑的事實是,中國的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正引領全球潮流,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也是層出不窮,中國企業在國際舞臺上秀出了『精氣神』。

  不僅如此,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的表現,已成為世界經濟走出低谷、告別『底部徘徊』的關鍵力量。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稱,如果沒有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過去5年全球GDP將少增三分之一。

  在改革開放走進第40個年頭的今天,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穩步復蘇的中流砥柱。中國經濟,正在深刻地影響著世界。

  提供動能驅動昇級引領創新

  ——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經濟,顏值高、氣質好、活力足、質量高,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

  2017年,中國經濟的表現可謂亮麗:經濟增速一枝獨秀,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就業目標超額完成,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消費者信心持續提昇。

  優異的表現,使得聯合國、世界銀行、摩根大通、匯豐銀行等多家國際組織和機構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是一年連續4次上調預測值。

  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上調,對世界經濟意味著什麼?

  美國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一語中的,即便中國經濟增速略有放緩,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如果沒有中國強勁的增長動力支橕,世界經濟將陷入嚴重困境。

  ——健康穩定的經濟發展為世界經濟提供動力。6.9%、6.9%、6.8%,這是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中國經濟增速已連續9個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運行區間內。5年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7.1%,遠高於同期世界2.5%和發展中經濟體4%的平均增長水平,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同一時期,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均超過30%,超過美國、歐洲、日本貢獻率的總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通過自身的中高速發展,為世界經濟的增長提供了核心動能。

  ——快速提昇的創新能力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近年來中國科技成果出現了『井噴』現象,在基礎和前沿領域取得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一些領域實現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躍昇。天宮、蛟龍、天眼、墨子、國產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民用無人機、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發展迅速。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發布的《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位列世界最具創新力經濟體第22位,較前一年又上昇了3位,再次成為中等收入經濟體的領頭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乾事弗朗西斯·高銳表示,『中國正在逐步成為全球創新和品牌方面的一個引領者』。中國創新能力的增強,一方面給其他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更多的國際分工機會和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驅動了全球產業鏈的昇級,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

  ——規模巨大的市場展現出空前的擴張力和吸引力。中國擁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傳統消費和新型消費同時增長。全球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發布報告稱,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2017年三季度達到114點,已連續4個季度實現增長,創下2013年底以來的新高。2017年『雙11』,中國全網交易額達2539.7億元,幾乎5倍於當年美國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的在線銷售額之和。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出境旅游的海外消費總額已經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中國市場的體量和逐漸顯露的消費潛力,對全球構成巨大的吸引力。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