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揭『呼死你』背後的圈套:先惡意騷擾 再勒索斂財
2018-01-15 09:20:27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利益鏈

  『呼死你』背後:有人有償幫助解除

  李康告訴北青報記者,被騷擾了一年多,他們至今沒搞清楚是誰制造了這出『惡作劇』。『我們的業務電話,一般會印在名片上,廣告宣傳單上,在各個小區的業主間分發,或者是印在面包車身和摩托車身上,涉及的面太廣了。但是,我們沒往電線杆上、地面上印,不屬於「牛皮癬」。』李康還表示,自己這麼多年沒在外面得罪過誰,他唯一的猜測『可能是弄鎖的同行給設置的』。

  如果『呼死你』只是別人的惡作劇,之後發生的事情,則讓李康一家出離憤怒。2017年10月12日,李康的一部手機上接收到一條私人號碼發來的短信。短信內容顯示,『因軟件系統被用戶不當使用,服務器查到你被永久自動呼叫!解除費僅需49元!解除為永久解除!』隨後,短信中附上了一個微信號碼。

  『這明顯就是來要錢的,肯定也不止49元。』李康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不是自己第一次遭遇這樣的『勒索』。

  2015年,他的業務電話也曾像這次一樣,被『呼死你』纏上。隨後,有陌生號碼發來類似短信,『對方說,打了錢,就能解除「呼死你」』。當時,在李康不知情的情況下,他的家人跟對方聯系後匯去了2000元,之後,騷擾電話果真平息了一段時間,但他們並不知道,收錢的人是誰,是什麼身份。現如今,對方『故技重施』,騷擾轟炸之後,勒索信息接踵而至。

  這次,李康特意跟家裡人交代了,『錢不能給』。

  李康接到的騷擾電話

  調查

  先『呼死』再勒索成斂財套路

  和李康有同樣遭遇的人不在少數。據媒體此前報道,北京一位聶姓市民,曾被『呼死你』騷擾,隨即有人發來勒索短信,向其索要300元錢,稱收款後可以『幫助(其)解除騷擾』。同樣,也有網友表示,自己遭遇『呼死你』電話轟炸後,有人添加其微信,發來信息稱『什麼時候付款什麼時候停止』,並發來一張收款128元的二維碼,讓受害者掃碼支付錢款。

  先用『呼死你』進行騷擾,再對受害者進行敲詐勒索,這已經成為不少不法分子的『生財之道』。

  近日,北青報記者發現,在網上可輕易找到大量售賣『呼死你』軟件的信息。

  商家稱,使用『呼死你』軟件『十分安全,不會被追查和攔截』。隨後,北青報記者以求購者身份,要求體驗5分鍾。按照商家給北青報記者發來的網頁版鏈接,北青報記者注冊後,輸入要『呼死』的手機號。隨即,該手機號開始有反應,僅5分鍾內,接到了31個騷擾電話,均是以170和171開頭的號碼。和李康的情況類似,電話響幾聲後被掛斷,接聽也無人應答,並且無法回撥。

  商家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呼死你』這類轟炸軟件,都是通過程序控制的,『轟炸用的電話號碼,不是對應的實名的個人,而是虛擬號段,這樣打回去也沒用』。

  『來買「呼死你」的人,什麼目的的都有,有惡作劇的,有商業報復的,還有催債的,(買家)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商家告訴北青報記者,除了銷售按天收費的『呼死你』服務,他還有償教授『呼死你』軟件的制作方法。商家表示,學成之後,買家可以自己制作『呼死你』軟件銷售給他人,或者主動操作軟件『賺錢』。商家舉例稱,常用的手段是,『找一個號碼一直轟炸,然後發短信過去談條件、勒索要錢』。

  細節

  運營商難以查獲騷擾電話來源

  一年多來,李康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困擾。他的業務號碼分屬兩家運營公司。他給兩公司客服打過電話,詢問遭遇『呼死你』該如何應對。

  一家運營商客服回應稱,目前還無法查找到騷擾電話的來源,但可以開通『呼死你應急防護』功能來屏蔽掉騷擾電話。在客服的建議下,李康給自己的5個號碼辦理了攔截。攔截服務需要隔7天延續一次。辦理期間,陌生號碼撥入時,會提醒所呼叫的機主設置了防護攔截,『撥打電話時,需要加撥兩個隨機的數字和一個#號鍵,纔能打進來。』李康說,這樣雖然有效地攔住了『呼死你』,但因為程序繁瑣,業務受到嚴重的影響。『以前5個該運營商服務的電話,一天能接到10多個訂單,設置攔截之後,最多一個兩個。』無奈,李康考慮到生意,只能放棄攔截,繼續忍受著『呼死你』的折磨。

  李康也電話諮詢了另一家運營商的客服,但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只能屏蔽真實的來電號碼,像『呼死你』這類的虛擬號碼,暫時是無法攔截的,只能靠下載第三方軟件,標記呼入的電話是騷擾電話,提醒機主謹慎接聽。

  李康還嘗試報警解決,但僅憑對方發來的『49元永久解除』的短信,警方暫無法認定詐騙行為,也不能判斷屬於經濟糾紛,因此沒能立案。

  觀點

  商家行為或涉嫌敲詐勒索罪

  對此,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韓驍律師表示,『呼死你』是通過惡意撥打電話的方式對他人進行騷擾。如果是單純打騷擾電話,不構成刑事責任。

  韓驍表示,多次發送恐嚇或者其他信息,乾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行為,或涉及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可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換言之,如果通過『呼死你』的方式對他人進行騷擾,可以認為是發送恐嚇或其他信息,乾擾了他人正常生活。『因此,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如果找到撥打騷擾電話的商家或他人,可以給予其行政處罰。』

  韓驍律師表示,提供『呼死你』服務的商家,違反了我國《民法總則》第八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同時,我國《侵權責任法》規定了隱私權受保護,而隱私權具體的內涵包括「自己的正常生活所享有的不受他人打擾、妨礙」。「呼死你」造成「被呼者」生活不得安寧,這就是侵犯隱私權的表現。受害者可以以此提起侵權之訴,要求商家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

  此外,韓驍律師補充道,如果商家或他人先使用『呼死你』進行騷擾,再進行勒索,其行為或將觸犯刑法。他解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等。『所謂敲詐勒索,是指行為人采用威脅、要挾、恫嚇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財物的行為。因此,商家先用「呼死你」進行騷擾再勒索的行為,可以認為是一種威脅行為,並且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所以,如果商家通過這種方式斂財,且勒索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應當構成敲詐勒索罪,也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文/本報記者張雅實習記者張曜麟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