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過硬,把人民放在心中(評論員觀察)
——以五個『過硬』錘煉『關鍵少數』⑤
領導乾部自身的作風不過關、不過硬,就會脫離群眾,也難以做到徙木立信,推動黨風社風進一步向好
近期,不少地方遭遇大雪降溫天氣。據報道,某地民政部門向社會及時公布幾十處臨時避寒點,但記者調查發現,其中多處場所存在避寒物資不齊全、人員准備不充分等問題,讓本該暖心的舉措在落實過程中打了折扣。類似只重形式不重實質、只要面子不要裡子的情況,說到底還是作風不過關、不過硬的老問題。
『必須做到作風過硬,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作風問題,明確要求領導乾部以身作則,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持之以恆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久久為功祛除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鄭重的提醒,殷切的囑托,既是對高級領導乾部的期望,也是對每一名黨員乾部的要求。
歷史經驗表明,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早在1940年,毛澤東就曾提出『我們要用延安作風打敗西安作風』。相比『黨部成了衙門,黨員成了官僚』『精神墮落,只知道做官』的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以良好的黨風帶動政風、軍風、民風,被外國觀察家評價為『中國的希望』。事實上,執政黨有什麼樣的作風,一個社會就呈現出什麼樣的風氣,一個國家就展現出什麼樣的未來。
有人說,『在中國,飯桌是觀察社會風氣的窗口』。黨的十八大以來,正是通過管住了一些領導乾部的嘴,從而贏得了無數人民群眾的心。正風肅紀、激濁揚清、革新吏治的務實之舉,推動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領導乾部要帶頭轉變作風,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形成『頭雁效應』。必須看到,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頑固性;一些不良作風,松一松就會反彈,歇口氣就會抬頭。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越到緊要關頭越不能有絲毫松懈。更何況,領導乾部自身的作風不過關、不過硬,就容易脫離群眾,從而難以做到徙木立信,推動黨風社風進一步向好。
以調查研究為例,有的乾部浮光掠影,喜歡『蜻蜓點水』式調研;有的領導頤指氣使,醉心『欽差』式調研;有的同志挑肥揀瘦,傾向成績顯赫、問題不多的『嫌貧愛富』式調研……不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又怎能換來老百姓掏出心窩子?上世紀60年代,周恩來到河北農村調研,一屁股坐在了農民家的門檻上,跟講真話的群眾交朋友,將真實情況反映到中央,促使問題得到解決。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就會陷入形式主義的窠臼。只有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解決問題纔能勢如破竹,改進工作纔能立竿見影。
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領導乾部要練就過硬作風,就要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提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實意向人民學習中拓展工作視野、豐富工作經驗、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在傾聽人民呼聲、虛心接受人民監督中自覺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教育,在服務人民中不斷完善自己,做作風建設的積極踐行者,而不是被動參與者。
『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焦裕祿因為孩子看了一場『白戲』,便嚴厲批評並立即把票錢如數送到戲院,建議縣委起草《乾部十不准》,規定領導乾部不能搞特殊化。不叫一處放松,纔能贏得群眾的真心點贊。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始終以滾石上山的勁頭、爬坡過坎的勇氣加強作風建設,練就過硬作風,我們就一定能鍛造出更加堅強有力的乾部隊伍,為國家和民族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