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又逢周一。天剛擦黑,72歲的農民王文良揣上筆記本,出家門,拐個彎,走進村裡的農民夜校。
這已經是他第二十六次上夜校。去年11月,河南省湯陰縣各村開辦農民夜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王文良所在的白營鎮北陳王村農民夜校一開班,他便報名參加,一次不落。
年逾古稀,咋還癡迷地學?王文良說:『在這裡學懂國家政策,分享農業知識,討論村裡事務。別看就一堂課,內容實,形式新,用處大著呢!』
北陳王村開辦夜校時,正值整村改造,王文良家要拆舊建新。
拆掉老房子,老伴有點想不通。『雖說是老房,畢竟住了40多年,是我們一磚一瓦壘起來的,有感情。』老伴說起這事,忍不住掉淚。
『咱戴著黨徽,咋能不帶頭?』王文良雖覺得惋惜,但勸解老伴。
夜校有一節課,學習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當學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不禁豁然開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努力讓農民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日子,不拆,舊村咋改造?』王文良說服老伴拆掉老房,歡歡喜喜搬進新家。
『今天學黨章,學完還有一個重頭戲。』王文良有點神秘。
記者正疑惑,只見北陳王村黨支部書記張來賓上臺:『咱村改造,清走5000多立方米垃圾,給全村380戶裝了天然氣,400戶有線電視昇級。對村裡發展,大家有啥意見建議?』
村民李運成說:『新村改造後的排房一模一樣,親戚來了怕走錯門,能不能在牆上刷個編號?』
『記錄下來,一開春就解決。』張來賓回應。
『個別房頂的瓦該換了,天然氣有時不夠足……』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張來賓一一答復。
『上夜校,不光學政策,還能面對面解決矛盾問題,密切乾群關系。』村民張桂祥說,湯陰倡導嚴黨風、抓政風、淳民風、正村風、美家風『五風』建設,夜校是個好平臺。
一次,村乾部在課堂上號召為貧困戶捐冬衣,很快得到響應。第二天一早,北陳王村上百名群眾來到村委,排隊捐衣,集中清洗、消毒,送到貧困戶家。
在村委門口牆上,有一個『光榮榜』,清晰記載:『1月4日,李學武,70多歲的老人,看見下雪,主動掃雪;2017年12月30日,左整連,拾到200元錢,主動交還失主……』
一邊樹榜樣,一邊立規矩。湯陰農村普遍訂立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制度。有的村提出『白事出殯,中午吃大鍋菜;吹唱服務只限5人,不搭舞臺、不唱大戲、不發利事錢』;有的村要求婚宴用煙每盒不超過10元、用酒每瓶不超20元,不提倡要房要車。各村選出有威望的老乾部、老黨員,成立『五風』監督評議理事會,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陳規陋習。
目前,湯陰全縣298個建制村開設農民夜校,10餘萬人次黨員、群眾參加學習。
如何讓農民夜校『火』起來?
湯陰縣委書記宋慶林表示,一要豐富課堂內容,涵蓋文件學習、農業科技培訓、務工信息交流等,為農民脫貧致富、農村環境治理、鄉風文明建設服務;二要創新學習形式,用村歌、動漫、短視頻、知識競賽等方式,不斷激發黨員、群眾參與熱情。
說話間,村文藝隊4名婦女魚貫入室,開始表演『三句半』:『祖國變強我當家,幸福生活人人誇,新區新校和新家,感謝啦……』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