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新時代來了:新特點,啟示新目標
2018-01-13 20:00:06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時代來了】系列之三

  李老師:同學們好!今天這節課非常重要,主題是深刻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新特點。以後考試不論是填空題,還是簡答題,或者是論述題都有可能涉及到,大家一定得好好聽,別只想著下課讓班長來拷課件啊。

  小賢:老師,這有何難?我們初中時就背過了啊。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李老師:嗯,小賢同學背得挺溜啊。不過有點兒審題不認真,要注意標題中的『變化』二字。上節課我給大家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那新時代自然會對應著新特點,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就是非常顯著的一個新特點。

  小賢:哦,對對,已經發生變化了,我在新聞裡也看過了。不過初中時背誦的那個印象太深了,很容易就記串了。

  李老師:死記硬背當然不容易記住。我教大家一個方法,對比記憶法。咱們先說前半部分的不同,兩個『需要』是不一樣的。有同學可以說說為什麼嗎?

  小虎:我覺得應該是人們對生活的要求發生了變化,以前大家都關心吃得飽不飽,現在更注重吃得好不好。

  李老師:嗯,小虎同學就知道吃,不過說得很對。但吃只是一方面。還有同學補充嗎?

  小可:我覺得是人們的視野更開闊了,除了物質層面的需求,精神層面的需求也多了,比如社會公平啊,法律公正啊,環境改善啊,這些方面的意識都比較強了。

  李老師:說得不錯。社會發展了,時代變化了,人民群眾的需要越來越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在需要的領域和重心上已經超出原先物質文化的層次和范疇。咱們再說後半部分,『落後』與『不平衡不充分』,有同學能說說自己的理解嗎?

  小華:我認為前一個說的是溫飽時代的問題,後一個說的是小康時代的問題。

  小瓊:感覺我們現在已經不落後了,畢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嘛。但確實還有一些地方不夠發達,還有一些人收入不夠高。

  李老師:是的,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快速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短缺經濟和供給不足狀況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再講『落後的社會生產』已經不符合實際情況了。在現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了。這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相互掣肘,帶來很多社會矛盾和問題,是現階段各種社會矛盾的主要根源,已經成為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須下功夫去認識它、解決它。

  小倩:老師,能來個概括總結嗎?

  李老師:沒問題,記住了啊。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從『落後的社會生產』到『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關注的光圈變大了,問題的對焦卻更精准。這一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是對五年來中國發展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的深刻總結,也是對近40年來改革發展成果的歷史回應,更是對未來中國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的精准定位。

  小瓊:老師,主要矛盾變了,是不是意味著我們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李老師:這個問題很重要。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小瓊:既然這麼重要的兩個方面都沒有變,那我們對社會主要矛盾進行重新判斷有什麼意義呢?

  李老師:所謂『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長期以來,我們黨就是通過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揭示社會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從而科學制定黨在各個時期的綱領和路線的。

  小倩:老師……

  李老師:嗯,概括總結是吧。記好了啊。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它集中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的新的階段性特征,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我們要把解決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作為根本任務和工作重點,一切工作都要圍繞它來進行。只有這樣,纔能進一步推動中國發展的整體轉型昇級,迎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