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地球盡管水資源豐富,但可利用淡水資源很少。
在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其中,長江流域覆蓋9省2市,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然而,很長時間裡,流域的大規模開發,讓母親河面臨著洪澇災害頻繁、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水利設施薄弱、水生態環境惡化等,這些都制約著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善治國者,必先治水。
改變發生在近些年:
這幾年,湖南省委省政府編制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 2016年洞庭湖監測到越冬水鳥18.3萬餘只,數量創下2006年以來之最。
這幾年,河長制湖長制開始建立,對於長江保護有了明確的責任劃分。
這幾年,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紛紛行動起來。
11省市開始整治非法碼頭、非法采砂;
湖南對全省79個限制開發區域縣取消了人均GDP考核;
合肥則將生態文明建設考評納入乾部政績考核體系。
頂層設計也及時地出臺,2016年5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印發。
一幅生態優先的綠色畫卷正在中華大地的中軸線上徐徐鋪開。
(資料來源:光明日報 整理制作:劉超)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