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港澳臺
搜 索
【新時代·中華兒女共築中國夢】婁勝華:十九大報告表明中央堅持『一國兩制』的決心與信心
2018-01-10 16:21: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蔡嘯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網北京1月10日電『十九大報告有關港澳論述篇幅大、內容多、表述新』,澳門理工學院公共行政學教授兼課程主任婁勝華近日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這表明中央對港澳問題的重視與關注,也表明中央對『一國兩制』與港澳問題的新認識,更表明中央堅持『一國兩制』的決心與信心。

  婁勝華認為十九大報告涉港澳論述在四個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第一,將『一國兩制』定位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之一。其次,強調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強調了憲法在特別行政區治理中的作用。再次,強調了中央的全面管治權,把『維護中央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厘清了特區高度自治權的來源。第四,強調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香港、澳門發展同內地發展緊密相連。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對此,婁勝華表示,這部分內容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為今後港澳的發展指明了具體方向。

  婁勝華認為,港澳發展必須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之中,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路徑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促進交通與基礎設施的融合與要素流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要促進三地交通與基礎設施的深度融合。目前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一些基礎設施建設也都是為實現新的發展打開壁壘。以共建世界級國際航運物流中心為目標,將大灣區打造為國家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貨物和資本集散、市場拓展的空間載體和管理中樞。以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為契機,打造立體交通聯通網絡。同時,更有效地整合各類生產要素,促進生產要素流動,擴大港澳新的發展空間和格局。

  二是鞏固服務業,深化經貿和金融合作,促進多元產業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啟動,有利於推動粵港澳三地進一步擴大開放,匯聚全球更多的創新要素資源,實現三地分工合作、優勢互補,促進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也帶動金融合作進一步加強,並且珠三角地區可以為香港和澳門地區鞏固服務業優勢、發展多元化產業提供有力支橕,不管是金融業還是高端服務業,港澳特區可以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

  三是促進港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支橕。粵港澳大灣區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是中國與沿線國家海上往來距離最近的經濟發達區域。香港和澳門分別為『一帶一路』建設引入英聯邦國家和葡語系國家兩條便捷路徑。

  四是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工作與就業。珠三角發展部分中心服務功能,有助於疏解港澳城市壓力,使其能夠集中優勢環節尋求發展;其次,積極推進醫療、教育、環保等具體領域的互聯互通,並為港澳青少年創造更多的就業發展機會。

  婁勝華強調,十九大宣告了祖國從『站起來』、『富起來』邁向『強起來』的新時代。而港澳的『一國兩制』實踐也從初始階段走向成熟階段的新時代,因此,需要總結『一國兩制』實踐經驗,更好地規劃港澳未來發展。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