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軍營】『90後』導彈兵:發射架下的夢想
中新網北京1月9日電 曾被社會熱議的『90後』群體,正在成為軍隊能打勝仗的精兵。近日,中新網走進火箭軍某導彈旅采訪了四位『90後』先進官兵,聽聽他們的內心故事,聊聊他們不同於普通人的軍旅人生。

導彈發射先鋒營實彈發射前宣誓。王傑攝
93年黨娜:女兵不僅能保障,更能作戰!
乾練、目光堅毅、講話溫柔,是黨娜給人的第一印象。黨娜是一位女兵,也是采訪對象中最小的一位。
作為一名火箭軍戰士,黨娜當兵的初衷,是因為『小時候武俠劇看的特別多,想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事情,想做有意義的事情』。
談及訓練的細節,她提到,戰友練習槍支分解時,手經常被劃破,滿手是血仍堅持練習;有戰友把手槍拆一遍再裝一遍僅需要18秒鍾;感冒了也不休息繼續訓練……
『有戰友睡覺時說夢話還喊著「號手就位」。對我來講,要更努力、更拼命纔能成為他們的榜樣。』黨娜說。『女兵不僅能做好保障工作,更能作戰!』
2012年入伍的黨娜,曾被評為優秀士官3次,今年已是在部隊的第6個年頭了。同年入伍的女戰友不少都相繼退伍,但黨娜選擇留了下來。
當被問及為何留下來,她很深情的說,因為『熱愛』二字,特別熱愛身上的軍裝,特別熱愛現在的單位,所以從不後悔。

獵人訓練場上,官兵進行槍支分解訓練。中新網王佳昕攝
91年鄭凱迪:野外工作怕遇狼,唱軍歌克服恐懼
91年的鄭凱迪,是一名通信號手。曾榮立三等功1次,被評為優秀基層乾部1次。未來戰爭,通信越來越成為戰場上的重要專業,從某種程度上說關系到戰爭勝負。『通信兵,也許沒有點火發射導彈那麼轟轟烈烈,但無形戰場的博弈也很激烈。』
鄭凱迪向媒體描述了實戰演練的日常之一:戈壁灘上走『搓衣板路』。所謂『搓衣板路』,即路上均是減速帶,持續一百多公裡。車開太慢太顛簸,戰士和武器都受不了;開太快則會揚起大量灰塵。
『有時候到達目的地後,身上的迷彩服、臉、頭發全部變成灰色,趴在地上不用偽裝也能自然偽裝了。』鄭凱迪笑著說。
此外,鄭凱迪告訴中新網,在長達一個多月的實戰演練中,為更大投入戰斗力,節省保障力量,戰士攜帶壓縮餅乾等乾糧『出征』。一位喜歡看『荒野求生』的戰友,竟突發奇想詢問鄭凱迪可否吃戈壁灘上幾厘米長的小蜥蜴。
面對陌生的野外環境和黑夜,戰士們也會恐懼。鄭凱迪某次單人執行單獨點位通信保障任務時,睡在路邊。半夜突起狂風,因擔心設備被風吹跑,他便上山收設備,但天色極黑,手電能見度只有三四米,無法辨別方向,周邊又常有狼群出沒。
『我當時怕狼,就唱著軍歌、戰歌完成任務。』鄭凱迪告訴中新網。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