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軍營】火箭軍某導彈旅:礪劍鑄魂當先鋒
2018-01-09 10:10:44 來源:國際在線  作者:王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國際在線報道:組建20餘年來,先後完成40餘項重大軍事行動,成功發射導彈100餘枚;先後榮獲30餘項全國全軍榮譽,80餘項火箭軍榮譽;140餘人受到全國、全軍和火箭軍表彰……這支『軍功赫赫』的勁旅,是火箭軍某導彈旅。十九大報告指出,軍隊是要准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斗力標准,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這支導彈旅地處軍事斗爭准備一線,部隊始終枕戈待旦、弓滿弦張,常年戰備。近日,記者走進這支『百發百中旅』,近距離探尋該旅何以能成為先鋒勁旅的奧秘。

  實彈發射,導彈發出雷霆怒吼王傑攝

  枕戈待旦:常備不懈隨時能戰

  元旦剛過,中央軍委舉行開訓動員大會,吹響了全面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全面提高打贏能力的號角。全旅官兵倍感振奮,積極響應。

  該旅旅長張赫曾在采訪中表示,未來作戰,戰爭的突然性加大、作戰進程大大縮短,只有盡可能縮短戰備轉換時間,纔能搶佔先機,爭取主動。縮短戰備轉換時間,關鍵要使官兵牢固樹立『練即戰』的意識,時刻繃緊隨時准備打仗這根弦。

  為保持箭在弦上的高狀態,保證『隨時能戰』,該旅不定期進行夜訓。該旅金牌指揮長劉如鳳說,歷史上很多戰爭是在夜間爆發,或者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發生的,因此進行夜訓很有必要,而且領導乾部帶頭參訓組訓,讓大家深受鼓舞。

  此外,每次訓練和重大任務後,該旅還在第一時間采取檢討式總結的方式,系統梳理對抗演練成果、查找問題根源,匯編戰術課目案例、組織作戰方案修訂,對戰備工作逐項內容、逐個環節進行梳理總結,不斷完善『戰備動態數據庫』,實現了信息采集動態化、維護常態化、管理規范化。

  可以說,在該旅的字典裡,沒有『差不多』,只有『過得硬』。

  實裝操作:一精多能多精全能

  官兵聞令而動,迅速展開訓練王傑攝

  采訪中,該旅讓記者看到一場與眾不同的實裝操作演練:『×號與×號互換號位、×號擔任指揮長……』訓練一開始,單元號位就隨機全部打亂,年輕的下士成了指揮員,不禁讓人心裡一緊。操作流程過半,指揮員突然叫停,再次分發抽簽卡,重新分配號位,隨機增加特情處置科目。盡管考驗重重,發射單元還是一路過關斬將,導彈按時『點火』發射。

  這是該旅創新探索的『一精多能、多精全能』訓練成果,官兵平時學習全部發射專業,操作所有發射號位,戰時可以進行全崗互換操作、隨機減員操作,有效增強架架過硬的能力底數。正如該旅金牌指揮長劉如鳳說,打仗拼的是整體實力,只有人盡其纔,纔能增加勝算。

  實際上,該旅一直積極探索全能型人纔的培養。這一點,從該旅第一屆『礪刃杯』軍事技術比武就可見一斑。比武中,『奪冠熱門』的技術大拿紛紛變身『裁判』,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官兵成為校場主角,比武重心放在查漏補缺、取長補短上……比武場上撲面而來的縷縷新風,正源於該旅抓人纔隊伍建設的觀念轉變。

  從『人人成纔』到『人盡其纔』的人纔培養昇級路上,該旅留下了一個個堅實足印。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領航新征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