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廣良興』專櫃計價單位為250克新民晚報記者張鈺芸攝
一斤半斤傻傻分不清,『廣良興』計價單位故弄玄虛引消費者質疑
新民晚報訊 鑽石的國際單位是克拉,金銀以克來計算,這是貴重金屬的計價單位。中藥材多以『錢』、『兩』來計價,而大眾化的食品如要稱分量,則基本上都用『斤』即『500克』作為計價單位。但在第一食品商店裡的『廣良興』專櫃裡,稱重銷售的蜜餞、糖果的計價單位卻是特立獨行的250克,看上去『很便宜』的結果卻是讓不少消費者『看走了眼』。
昨天下午,記者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第一食品商店裡看到,位於一樓的『廣良興』專櫃前,正有一位消費者在選購蜜餞,她嘗了嘗九制橄欖後覺得味道不錯,就和營業員說『稱20元』。沒想到橄欖拿到了手,卻覺得特別少。37元一斤的橄欖,稱上20元就超過了半斤,怎會只有這麼一點?營業員指著貼在牆上的『溫馨提示』說,本櫃臺商品的計價單位是250克。原來這橄欖並非37元500克,而是37元250克。
『常見的計價單位不是500克嗎?為什麼你們要設為250克?』面對消費者的質疑,營業員解釋稱,『廣良興』是香港公司,用的是香港的計價單位,『香港賣東西一般都是按照50克來計價的,而且我們也做了提示』。但她並沒有解釋,所謂『香港標准』到了這個櫃臺,為什麼從50克變成了250克。

圖說:櫃臺上貼著的溫馨提示新民晚報記者張鈺芸攝
『他們是用250克的手法來營造低價的錯覺。』消費者認為,蜜餞這類普通食品在稱重時,其計價單位普遍是500克,購買時不會注意標簽上小小的『單位』一欄,而只會關注加黑加粗的價格,這樣就很容易『看走了眼』,商家此舉有著『噱』進消費者的嫌疑。『稱好了纔發現不對,但人家也算是明碼標價,有時候就不好意思不買了。』
事實上,在計價單位上故弄玄虛,假裝價格實惠的例子還不少。例如,部分高端超市的進口牛肉因為價格不菲,其計價單位會設為50克或100克,讓單價『降至』幾十元或百元出頭,看上去更好接受。此外,記者在電商網站上看到,散裝稱重的牛肉乾、巧克力等休閑零食等,都有把100克作為計價單位的做法。
除了讓計價單位直接『縮水』,還有一種方法也能讓消費者難以察覺價格游戲。例如前兩年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飲料、方便面等快消品面臨成本壓力,為了避免明晃晃的漲價,流失消費者,部分品牌就采取了規格『縮水』的方法。原本500毫昇一瓶的飲料把規格改成了480毫昇、460毫昇,原本120克的面餅則變為了110克、100克。
業內人士表示,計價單位是指公認的表示產品與服務價格的一種衡量標准。對於蜜餞、糖果這類普通商品來說,『公認』的衡量標准顯然是500克,這是約定俗成的。商家這一做法不厚道。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