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盤點吏治腐敗三大典型:任人唯親、唯利、維圈
2018-01-08 10:30:1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隔著一層肚皮,辨識人心確有難度,不能苛責;但也必須說,這不能是用錯人、錯用人的理由。因為,在識人用人方面,有的並不是觀察不准、識別有誤,而是其本身就是一種腐敗——吏治腐敗。

  有些曾被看好、一路走高的官員被查處,不僅是其個人丑聞,更使組織蒙羞。特別是,有的人在其提拔重用之前,群眾就有不良反映,是誰、因何、為什麼把這些『問題乾部』提拔、重用起來?雖然,乾部考察不能『聽到風就是雨』,在沒有根據情況下輕率做出結論;但也不能視百姓『眾議』與『口碑』為無物,『說歸說,提歸提』。

  隨著反腐敗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清楚看到,減少『帶病提拔』,必須把考察乾部工作納入反腐敗總體戰略,在整飭吏治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走出『帶病提拔』怪圈。

  『知人善任』是最古老的政治命題,可謂『所任者得其人,則國家治、上下和、群臣親、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則國家危、上下乖、群臣怨、百姓亂』。然而,這確是知易行難。正像老百姓中流傳的話,『知人知面不知心』。

  隔著一層肚皮,辨識人心確有難度,不能苛責;但也必須說,這不能是用錯人、錯用人的理由。因為,在識人用人方面,有的並不是觀察不准、識別有誤,而是其本身就是一種腐敗——吏治腐敗。

  這方面表現各種各樣,典型的有幾種。

  其一任人唯親。這裡的所謂『親』,包括親屬,當然不限於此,還包括門生故舊等特定關系人,如親屬的親屬、同僚的家人、同學的密友等。不論資質或者條件是不是夠格,反正提拔、重用了,就像招攬了門客、家丁、隨從,形成人身依附關系,結成『鐵杆聯盟』。

  其二任人唯利。在有的地方,主要領導乾部特別是有的一把手,把提拔、重用官員,看成是可以立即『兌付現款』的買賣,不僅『烏紗帽』明碼標價『出售』;而且還做成『期貨』,提拔重用那些有年齡優勢、會玩『潛規則』的人物。而對那些正派老實、堅持原則、專心工作的乾部排除在外,不屑一顧。

  其三任人唯圈。人有遠近,求其友聲,這無可厚非。但是,為了謀求特殊利益而構築政治『圈子』,是為政為官之大弊。通過老鄉會、同學會之類,或拉幫結派,排除異己;或封官許願,相互提攜。無非是為了在謀取私利時,彼此多行方便;在規避紀律甚至法律追究時,彼此互相掩護。

  上面所說現象,人們並不陌生;但弄清楚其與職務犯罪的聯系,卻必須細思詳審。一種是,有人隨著職務提昇,放松要求而走向犯罪。這多是個人問題。一種是,政治敏感性不夠,失責失察,提拔、重用了『帶病官員』。雖有錯誤,卻並非主觀故意。還有一種危害最大,有些貪污腐敗直接源於『吏治腐敗』。比如,有的地方推薦乾部,有人甚至拍胸脯、打保票,『力排眾議』幫人過關,出現一連幾個繼任者紛紛落馬怪現象。為了一己私欲,無視組織原則,提拔重用德纔不達標者甚至長期『帶病』的乾部,必然扭曲用人導向,挫傷乾部隊伍積極性,對政治生態造成嚴重破壞。或許可以說,『前腐後繼』的背後,是『帶病提拔』。而正視並解決這個問題,與懲治腐敗同樣重要。這也是反腐敗的一條治本之策。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形容,選人用人失誤如同埋下『定時炸彈』。隨著反腐深入,人們看到不少『自我爆炸』和『連續引爆』的貪腐案件,並從沈痛教訓中,深刻反思選人用人得失,探索整飭吏治的良策。這幾年按照乾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紀律處分條例,在制度建設方面,加大了對選人用人失誤的問責力度。但從治本方向來看,仍然有些突出的現實問題和復雜的歷史難題需要解決。這也再次證明總書記強調的『選好人、用對人是頭等大事,要用最堅決的態度、最果斷的措施刷新吏治』。(米博華)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