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禍】
賬單默選同意《芝麻服務協議》引爭議
支付寶年度賬單刷屏熱潮未退之際,3日一則『緊急!查看支付寶年度賬單前,請先看看這個』文章稱,不少消費者都在朋友圈曬自己的支付寶賬單和年度關鍵詞,很多人可能沒有發現你可能不知不覺又簽了一個『服務協議』。
該消息源於岳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岳屾山發布的一則微博。他發現支付寶個人年度賬單首頁有一行特別小的字:『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且已幫你選擇好了『同意』。
岳屾山介紹,這個賬單的查看和《芝麻服務協議》沒有關聯性,所以你選擇取消同意,依然能夠看到年度賬單。但如果你沒注意到,就會直接同意這個協議,允許支付寶收集你的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而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有選擇權,而不是商家替消費者選擇。根據《互聯網交易管理辦法》的規定,經營者應當采用顯著的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
回應:錯了,用戶信息做到不過度采集
螞蟻金服3日晚間發給記者的聲明稱,這件事,肯定是錯了。事件給大家帶來的恐慌和誤解,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聲明表示,本來是希望充分尊重用戶的知情權,讓用戶知道,只有在自己同意的情況下,支付寶年度賬單纔可以展示他的信用免押內容,初衷沒錯但用錯了方式,愚蠢至極。
對於很多用戶擔心自己的信息安全和隱私問題,螞蟻金服強調,這些問題同樣是芝麻信用的生命線。用戶信息的獲取、沈淀、使用和分享,都會在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做到用戶知情和同意,做到不過度采集,更絕不會濫用數據。

已經默認勾選授權的用戶怎麼辦?
記者注意到,3日晚間支付寶個人年度賬單相關頁面已經進行了修改,取消『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的默認勾選。
芝麻信用表示,如果用戶希望在自己的年度賬單中看到信用免押的內容,可以手動勾選該選項。
如果你並不想在年度賬單裡展示自己的信用免押內容,但是又已經被默認勾選,可以在【支付寶客戶端-我的-芝麻信用-信用管理-授權管理】中找到『支付寶』這個選項,然後取消這個授權。
此前沒有開通芝麻信用的用戶,芝麻信用明確,這次不管是被默認勾選還是主動同意,都不會因此而成為芝麻信用的用戶,所以也就不存在芝麻信用因此會收集相關信息的可能。
【延伸】
移動支付成生活日常一個功能調整影響數億人
從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提現收費到微信還信用卡超5000元收手續費,等等。每次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對一些功能的調整,均引發網友的高度關注和討論。
為何如此?目前,支付寶在全國的用戶達5.2億,騰訊財付通旗下的微信支付和QQ錢包兩大產品的用戶數已超8億,每一次與用戶有關的功能調整都影響著數億人的權益。
龐大用戶數量背後是,移動支付(網友更多叫『手機支付』)已成為國人生活的日常。近年,網購外,隨著移動支付場景涵蓋各個方面,越來越多的人能不帶錢包出門。
現在,不管是在餐廳買單、商店購物,還是抓娃娃機、烤紅薯攤、水果攤,甚至街頭藝人,都能支持手機支付;市民不用出行,坐在家中也能繳水電費,辦理社保、交通、民政等公共服務;越來越多的城市公交地鐵也支持移動支付,不少網友感嘆『出門帶錢包的最後一個理由也沒了』。
支付寶2日發布的全民賬單顯示,2017年移動支付佔比達到82%,再創新高。作為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移動支付,與其它三項——共享單車、網購、高鐵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以及艾瑞諮詢的數據稱,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幾乎是美國90倍,領先全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