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2日消息 2017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也是澳門回歸祖國18周年。依托祖國,面向世界,香港、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一國兩制』在港澳的成功實踐,為香港、澳門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政治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全面准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的互利合作。
深化粵港澳合作深刻理解新時代國家大局
『改革開放以來,粵港以「前店後廠」的模式開啟兩地合作進程。隨著港澳回歸,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末、21世紀初東亞形勢的深刻變化,香港助推內地躋身東亞區域生產網絡的加工制造中心,澳門成為地區首屈一指的博彩與旅游文化中心,在「一國兩制」基礎上,港澳與內地緊密聯結。』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馬莉莉認為,十九大的召開,標志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粵港澳深化合作成為了港澳融入國家大局的重要方式。
『粵港澳深化合作首先要深刻理解新時代的國家大局。』她指出,新時代是習近平總書記依據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而對未來較長歷史階段國家發展特征與方式的總結與定位,並非簡單的時間概念,而是代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經歷40年改革開放後,即將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嶄新歷史階段。『依托改革和創新,全面推進產業轉型昇級;建設「一帶一路」等,為戰略轉型創造廣闊市場空間,這構成了新時代的國家大局。』
發揮各自優勢粵港澳是分工中協作、競爭中合作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的互利合作。在談及三地合作方式時,馬莉莉認為,粵港澳是東亞較為發達地區,經濟一體化水平較高,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保持分工差異,同時內在關聯互為支橕。『「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港澳保持高度的自由、開放、法治傳統,在推進「一帶一路」過程中,港澳有可能、國家也需要港澳發揮獨特作用。』馬莉莉指出,基於粵港澳的緊密分工聯系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粵港澳合作不在於三地合並,而在於發揮各自優勢、在分工中協作、在競爭中合作,作為一個整體,以功能嵌入的方式,作為戰略支點來支橕『一帶一路』建設,由此融入國家大局。
找准側重點為中高端產業聚集粵港澳創造環境
『不管是粵港、深港、粵澳、粵港澳大灣區、大珠三角、泛珠三角,還是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等合作,都是其在不同空間層面的表現。它們的合作內容、方式不同,在粵港澳地區的功能定位也有所差異。』在談及功能定位時,馬莉莉指出,要系統性推進不同空間層面的粵港澳合作。她認為,不同空間范圍的合作,都有必要從粵港澳功能性戰略支點的角度,以整體、系統的方法論,辨析不同空間范圍的合作內容與方式,並促進各層面建設的協同。
『如粵港澳大灣區側重城市群空間協調及差異化產業布局;大珠三角、泛珠三角、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合作價值在於為中心區域產業鏈規模擴張與轉型昇級提供分工體系的支橕。』在她看來,加強互聯互通不僅應在大灣區內部,更重要的是與內地和周邊國家加強聯通,由此為中高端產業在粵港澳地區聚集創造環境與條件。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