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最美軍嫂』張鴻宇:11年愛心路,民族團結一家親
2018-01-03 14:03:46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劉尚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那是2012年的年三十,中哈邊境巴依木紮地區下了很大的雪。最厚的地方可以蓋過吉普車,最淺的地方也要沒過膝蓋。

  頂著大風,張鴻宇帶著兒子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過一小段無人區,纔能到達丈夫阿布爾坡的邊防連隊。

  自2006年結婚起,張鴻宇便和丈夫約定,每年春節都要一起過。阿布爾坡是部隊的指導員,如果過年他在邊防連隊蹲點,張鴻宇便要帶上慰問品,走好遠的路去哨所,和丈夫一起陪其他官兵過年。要是丈夫休假在家,他們便請身邊三五個單親家庭的小戰士來家裡做客,熱熱鬧鬧過春節。

  他們還有一個約定,那就是每逢節假日,一定要去看看他們的哈薩克族『媽媽』哈麗達。

  『最美軍嫂』張鴻宇。本人供圖

  2005年,還是張鴻宇男友的邊防團連隊副指導員阿布爾坡得知駐地60多歲的哈薩克族老人哈麗達早年喪偶,與患有疾病的女兒肯巴特相依為命,靠低保過日子,就每月從工資中拿出200元幫助這對母女。

  阿布爾坡的善舉讓張鴻宇很受感動,『我們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從這件事情上我就認定他,他是個一身正氣,並且值得信賴,讓我托付一生的人。』2006年,張鴻宇和阿布爾坡兩人攜手走進了婚姻殿堂,彼此還許下一個承諾:將來無論如何,也要把哈麗達母女倆照顧好。

  沒想到,婚後不久,阿布爾坡被調往邊防一線工作,長年累月不能回家,照顧哈麗達母女的擔子全壓在了張鴻宇一個人身上。

  張鴻宇知道,作為軍嫂,自己就要用實際行動支持丈夫,堅守對哈麗達老人一家的承諾。為此,她不管工作多忙,每個周五,都會去探望哈麗達老人和肯巴特,並親切地稱呼她們為『媽媽』和『妹妹』。

  哈麗達長期患有心髒病、糖尿病和風濕病,女兒肯巴特因婚姻受挫,患有間歇性精神病,時常會發作。有一次,張鴻宇正坐在床上給哈麗達梳頭,肯巴特突然從外面衝進來,在她的臉上發瘋似的猛抓,並用手捶打。張鴻宇知道,妹妹的病又犯了,只好用被子捂住臉,任其發作。事後,看到張鴻宇的臉上滿是傷痕,清醒後的肯巴特懊悔不已,拉著她的手不住地說『對不起』。可是,張鴻宇卻抱著她說:『沒事,妹妹,你好了我們就好了!』

  張鴻宇一家和哈麗達『媽媽』在一起。本人供圖

  2008年初秋的一天,氣溫驟降,窗外狂風大作。張鴻宇擔心住在平房的母女會因取暖爐的煙倒灌而發生危險,就急匆匆趕往哈麗達老人家。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只見房門緊閉,敲門沒有回應,她便立即踢開房門,發現屋內布滿了濃煙,老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她判斷這是煤氣中毒,立即進行簡單急救,接著背起老人往醫院跑。由於搶救及時,老人保住了性命。

  之後,張鴻宇和阿布爾坡商量,一定要想辦法改善老人的生活條件,便幫老人租下條件相對較好的樓房,費用自己承擔。

  2009年,政府建了一批保障房,張鴻宇替老人跑前跑後辦手續,終於申請了一套廉租房。春節前,哈麗達拄著拐杖和女兒高興地住進了新房,『做夢也沒想到能住進新樓房,是兒子和好媳婦圓了這個夢!』已經70多歲的哈麗達老人硬是拄著拐杖,和女兒捧著一面錦旗,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到部隊表示感謝。

  『最幸福的事,就是和從邊防一線回來休假的丈夫一起帶著孩子到哈麗達媽媽家探望,看到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景象,我的心裡甜蜜蜜的。』在張鴻宇的心裡,哈麗達母女已經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一種牽掛。

  2016年1月,哈麗達老人在睡夢中安詳地離開了。『媽媽走了,但妹妹肯巴特還在身邊,我們一定要把她照顧好。』張鴻宇表示,一定要幫助肯巴特控制好病情,早日幫她實現自己最大的幸福。

  身為女乾部,張鴻宇可是巾幗不讓須眉,作為軍嫂的她既要克服一個人承擔家庭重任的困難,又要努力工作。在乾部住村工作中,依然帶著孩子吃住在村裡,憑借責任、務實與真誠,榮獲自治區住村工作先進個人,她所在工作隊也被評為先進集體。無論是在家庭、單位和鄰裡關系,她都是民族團結的典范。

  11年來,關愛他人也是軍嫂張鴻宇與丈夫共同的約定,夫妻倆將愛進行到底,她與丈夫將這些年上級獎勵的15000元現金作為愛心基金,幫助丈夫曾經就讀的貧困山區小學;她還每月從工資中拿出300元資助哈薩克族孤兒瑪依拉順利完成6年中學學業。現還在資助3名家庭貧困的學生。她們還利用節假日經常帶著孩子到當地敬老院和兒童福利院看望慰問老人和智障兒童。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