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7年,是房地產業經歷政策調控頗為嚴厲和頻繁之年。這一年,全國各地出臺樓市相關政策和規定的次數之多、力度之大,都超過了以往。同時,隨著租購並舉、租售同權、共有產權、限售等政策的漸次落地,符合國情、層次分明、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輪廓已經逐漸顯現。
在頻繁的調控政策背後,中國樓市的走向正在發生著趨勢性變化,『降低房地產的投資屬性,回歸居住屬性』的提法越來越深入人心。
人民網特此盤點2017年度房地產業關鍵詞,與各位網友共同記錄中國樓市的新變化。
關鍵詞1:房住不炒
『房住不炒』明確中國樓市發展方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點評:『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理念,明確了中國樓市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一定位貫穿今年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並寫入了十九大報告當中。這也意味著,我國將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真正促使住房回歸居住的本質屬性。

房地產市場調控不再一刀切,要求各地『因城施策』。(人民網資料圖片張桂貴/攝)。
關鍵詞2:因城施策
本輪房地產調控強調『因城施策』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因城施策去庫存。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仍然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
點評:去年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持續分化,一、二線城市過於火熱,而三、四線城市還需要去庫存。在此背景下,我國加強了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提出因城施策,這也是本輪房地產調控的重要特征。

2017年,各地房地產市場累計調控超過200餘次,創下記錄。(人民網資料照片伍振國/攝)
關鍵詞3:調控
『調控』是今年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
從去年至今,全國已有超過100個城市(縣級以上)發布了各種相關房地產調控措施200餘次。除了調控頻次增加,調控手段也增多,在『限購』、『限貸』的基礎上,『限售』『限價』成為今年調控的新手段,截止目前,加入限售的城市擴大到50個。
點評:今年,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下,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調控力度空前,調控范圍擴大,調控手段增多,在嚴厲的調控下,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交易量大幅下滑,網簽量也隨之不斷下降。

廣州今年首次提出『租購同權』,並將其寫入政府文件。(人民網資料圖片伍振國/攝)
關鍵詞4:租購同權
租賃住房是幫助居民解決住房問題的重要途徑
為了加快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多地開始嘗試租購同權,即以租賃住房為唯一居所的房屋承租人也享受同等的就業、教育、醫療衛生、計劃生育、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權利。7月中旬,《廣州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出臺,提出『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保障租購同權』。『租購同權』,第一次出現在我國地方政府的正式文件中。
點評:在提出『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下,租賃住房成為幫助居民解決住房問題的重要途徑。以往我國房地產市場『重買輕租』,租賃市場發展較為滯後,而『十三五』期間,我國將以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為突破口,推進租購同權,加快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10月10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就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領域發展成就答記者問時,提出長效機制在制定中。
關鍵詞5:長效機制
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正在制定中
10月10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住房的基本屬性是消費,國家反對房地產投機的取向不會變,房地產調控政策會繼續發揮效應。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會適時出臺。
點評:我國開啟房地產調控以來,需求端『短期化』調控一直是主基調,也客觀上造成了房價波動性上漲和政策松綁房價上漲的預期。所以,建立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十分具有迫切性,對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業內認為,不動產資產證券化將是持有租賃物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助力。(人民網資料圖片伍振國/攝)
關鍵詞6:不動產資產證券化
不動產資產證券化取得關鍵突破
11月23日,國內首單央企租賃住房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獲批,也標志著長租公寓等各類持有租賃型物業在金融端口迎來突破。
點評:隨著我們國家資產證券化領域的不斷開發與發展,各類新興創新結構的出現,資產證券化一定會為盤活存量資產、快速擴張規模等方面提供更加高效和有益的幫助。

9月30日,北京首個共有產權住房項目錦都家園公開搖號儀式在北京舉行。中新社記者韓海丹攝
關鍵詞7:共有產權
共有產權住房解決了『夾心層』的購房難題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和供應體系, 9月20日,北京市住建委連同有關部門發布《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京建法〔2017〕16號),自2017年9月30日起正式實施。
點評: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是我國深化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完善住房供應結構,支持無房家庭解決住房剛需的長期制度安排。共有產權住房政策的出臺,針對城市『夾心層』,形成分層次的住房供應體系,也引導居民形成梯級消費理念。

一名參觀者在房企石榴集團推出的長租公寓參觀。(人民網資料圖片伍振國/攝)
關鍵詞8:長租公寓
長租公寓,樓市的下一個風口
今年是長租公寓發展的關鍵一年,碧桂園等中大型品牌房企紛紛推出長租公寓產品。11月23日,國內首單央企保利租賃住房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獲批,也標志著長租公寓在金融端口迎來突破。
點評:長租公寓,樓市的下一個風口。隨著各地出臺政策鼓勵長租公寓的發展,各大品牌商積極布局長租公寓,長租公寓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北京等地土地市場陸續推出自持商品房用地,這將可能改變未來行業內生態格局。(人民網資料圖片伍振國/攝)
關鍵詞9:自持商品房
自持商品房比例逐漸增加
北京市采用『限房價、競地價』的交易方式掛牌出讓的數宗土地,由開發商自持商品住房面積,並將全部作為租賃住房,不得銷售。對於這部分開發商自持商品房,其出租將納入政府監管,企業『以租代售』將被取消拿地資格甚至注銷資質。
點評:隨著我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的建立,我國從供給端加強租賃住房用地的供應量,在出讓土地中規定開發商自持商品房的鼓勵用於出租,這也為未來租賃住房的發展奠定基礎。

在各地城市的人纔爭奪戰中,房子成了吸引人纔的重要砝碼。(人民網資料圖片張桂貴/攝)
關鍵詞10:以房留人
各地人纔爭奪戰昇級
今年以來,包括武漢、長沙、成都、西安、濟南、南京、鄭州、青島、廈門等城市,紛紛推出人纔政策,開啟人纔搶奪戰。在這一輪城市人纔爭奪站中,給予人纔購房、租房等優惠也成為一大特點。
點評:如何讓人纔引得進、留得住,其中關鍵不僅在於出臺多少物質優惠政策,而更在於堅持創新發展,為人纔營造創新創業、施展纔能的政策環境,纔能給優秀人纔帶來歸屬感。

2017年7月,萬達、融創、富力三家企業共同創下房地產行業的『世紀並購』。(人民網資料照片伍振國/攝)
關鍵詞11:企業並購
並購已經成為企業間的重要生存形態
今年,是房地產行業的並購之年。中國A股市場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公司並購與反並購攻防戰『萬寶之爭』,在今年年中以萬科引入深圳地鐵為第一大股東而落下帷幕。隨之,今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又發生了一場世紀並購,融創、富力共同接手萬達超過600億元的資產包再次創下歷史記錄。此外,房企之間的整合也不斷加劇,和昌收購萊蒙國際、融信收購海亮等都成為房企並購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點評: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進入下半場,企業間的整合並購加劇。隨著『?魚效應』越來越凸顯,大企業試圖並購小房企從而繼續擴大規模;另一方面,面對越來越不確定的市場環境,強強聯合也成為房企之間的發展趨勢。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