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8日電 針對12月份華北地區空氣質量不錯,是否與冷空氣有關的問題,中央氣象臺氣象服務首席方翀28日回應稱,統計顯示,從2013年到2017年影響京津冀地區的中等強度冷空氣過程數量,今年基本上與往年持平。京津冀地區總體擴散情況略好於2015年,2017年是北京地區大氣擴散條件比較好的一年。

2017年12月12日,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對記者說,今年入冬以來,北京沒有出現嚴重空氣污染,重污染的頻次和程度均為近5年來歷史最低。中新社記者阮煜琳攝
中國氣象局28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第一個問題是12月份我們注意到華北地區空氣質量不錯,這個是不是跟冷空氣有關,之前10月份說因為冷空氣比較頻繁,想請問您11、12月的原因是什麼。第二個方面關於北京初雪,到現在還沒有看到北京初雪,請您分析一下什麼原因。北京初雪有可能在什麼時間出現?
方翀表示,我們統計從2013年到2017年影響京津冀地區的中等強度冷空氣過程數量,今年基本上與往年持平,2013年到2017年,平均年冷空氣過程17次,2017年截至12月份,有15次過程,加上這個月的兩次,與往年持平。
同時,秋冬季節平均風速,京津冀地區1.4米/秒,大於2013年,2014年,小於2016年。京津冀地區總體擴散情況略好於2015年,2017年是北京地區大氣擴散條件比較好的一年。這是目前關於霧和霾天氣條件大致一個情況。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周兵回答第二個問題時表示,到目前為止,北京沒有出現氣象意義上的初雪,不等於整個北京沒有出現降雪,在高海拔地區出現過零星小雪。這種情況下在氣象意義上不是異常,某種程度上在基本正常范疇內。
歷史上北京冬季曾經出現過最長114天左右沒有出現有效的降水。近10年左右的時間保持在108天沒有降雪;在2010年10月29日到2010年2月9日,這段時間也沒有出現有效降雪情況。這是北京降雪的歷史數據。
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從氣象條件上來看,主要三個方面原因:第一個方面,中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悄悄形成。第二個方面,西伯利亞高壓階段性天氣,冷空氣活動比較明顯。第三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西,水汽條件變差。
總體來說,冷空氣勢力偏強,華北盛行西北氣流,同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明顯偏西,不利於暖濕空氣向京津冀輸送,水汽條件不利於北京形成大范圍降雪。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