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中國角色』助力巴以和平進程回歸正軌
2017-12-26 16:28:20 來源:中國網  作者:叢培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叢培影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政治學與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以色列海法大學亞洲研究系博士後

  日前,中方倡議的巴以和平人士研討會近日召開,來自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代表,深入討論了在政治解決巴以問題上,巴以雙方領導人需要采取的實際舉措、雙方公民社會發揮的作用以及國際社會可以發揮的作用。

  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宮小生表示,中方舉辦此次研討會的目的是為巴以雙方提供平臺,共同表達追求和平的願望,巴以雙方與會代表高度贊賞中方搭建的溝通交流平臺,並達成了《以『兩國方案』為基礎推動解決巴以衝突》的共識文件。早在2006年和2013年,中方就在北京和耶路撒冷舉辦過兩次巴以和平人士研討會。

  外界普遍預期,第三次巴以和平人士研討會的成功舉辦有利於中國未來在巴以和平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為何選擇此時召開研討會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聲明使世界再次聚焦巴以衝突。外界此前認為,中國在巴以問題上作用有限,且常常置身事外。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早在2002年,中國就專門設立了中東問題特使,其主要任務和職責是代表中國政府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矛盾和紛爭進行溝通、勸和促談、積極推動等工作。另外,中國在巴以問題的立場始終如一,即積極支持巴勒斯坦和平解放事業,支持兩國方案解決巴以衝突、支持通過談判解決爭端。此次研討會是落實此前習近平主席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會談時提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四點主張』確定的擬於年內召開了巴以和平人士研討會,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啟智獻策。這實際上是中國向國際社會表明,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到巴以和平進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近年來,中國政府頻繁的同巴以雙方進行接觸。習近平主席在今年3月和7月分別會見了以色列總理內坦尼亞胡和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通過雙邊高層會晤機制,中國同巴以雙方的務實合作都取得了顯著成果。中國同以色列建立了創新全面伙伴關系,同巴勒斯坦簽署了涉及外交、經濟、人員培訓和文化等領域的雙邊合作文件。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的國家,巴以問題又是牽扯到中東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核心問題。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和平是繁榮、開放、創新和文明的基礎,而繁榮、開放、創新和文明又能為和平創造條件。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都能夠發揮特殊作用。以色列在軍事、科技、創新等領域存在明顯優勢,中以雙方在上述領域的合作存在互補性,巴勒斯坦迫切地需要中國在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提供支持和幫助。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正在通過實際行動,幫助沿線國家擺脫貧窮落後,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發展,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中國的角色為何越來越重要

  隨著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穩步提昇,中國被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視為重要的合作伙伴。以色列認為與中國開展務實的合作有利於促進本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巴勒斯坦認為與中國開展有效合作能夠推進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業、促進巴勒斯坦民眾生活條件改善。這意味著中國的國際地位和作用已得到巴以雙方的認可,能夠在巴以和平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筆者在巴勒斯坦地區進行調研中了解到,巴勒斯坦各界對中國給與巴民族解放事業長期的支持表示贊賞,期待中國能夠在國際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巴勒斯坦人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事實也證明,中國政府提供的幫助切實地解決了巴勒斯坦民眾面臨的現實困難。在約旦河西岸很多地區,很多巴勒斯坦村莊因以色列建立的『隔離牆』而無法獲得巴權力機構提供的水、電等公共服務,必須依靠自力更生和外部援助。中國政府援助給巴勒斯坦的太陽能電池幫助巴勒斯坦人解決了用電問題。同時,中國政府在支持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赴巴勒斯坦投資,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因此,也受到了巴勒斯坦地區民眾的普遍歡迎。

  12月24日,筆者參加了以色列亞洲中心在特拉維夫舉辦的年度壓軸學術研討活動,主題為討論十九大後中國的全球角色及對於以色列未來的影響。很多與會以色列的學者、專業人士、媒體人表示中國的全球影響力在不斷提昇,以色列未來的發展需要和中國保持密切的合作。有以色列學者認為以色列也需要認真研究十九大的報告內容,分析中國未來發展需要,尋找以色列未來的創新領域要進而中國未來需求的契合點。此外,很多以色列學者都表示中國近年來的國際影響力和『軟實力』在不斷提昇,未來會在巴以和談問題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中國促和作用緣何值得期待

  事實上,美國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尤其是特朗普的耶路撒冷聲明可能使巴以和平進程脫離正軌,使雙方立場更加僵化。相比較而言,中國政府所秉持公正公平原則是推動巴以和平進程的漸進方式。巴以雙方都希望與中國合作,中國與雙方之間沒有歷史恩怨,中國的積極參與有利於巴以問題得到全面、公正、持久的解決,也有利於巴以問題重新回歸正軌。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近日已經明確表示巴方不接受美國調停和平進程,也不再接受美國提出的任何方案。阿巴斯在此前表示希望中國在巴以和平進程中方發揮更大作用。

  巴以衝突已經持續了近70年,雙方之間的分歧和矛盾也在不斷累計,問題的最終解決是需要雙方回到談判桌上在具體問題相互傾聽,雙方都做出適當的妥協和讓步,最終達成一致。巴以和談自2010年9月以來已陷入停滯狀態,這對於巴以問題的最終解決十分不利。實際上,巴以問題的解決絕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國政府搭建平臺的目的在於實現和平聲音的累積與和平行動的聚合,為巴以和談提供更多思路借鑒。

  日前,外交部長王毅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表示,十九大報告明確了未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目標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事實上,中國在巴以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就是在用實際行動推進公平正義、合作共贏,建設持久、普遍安全和共同繁榮,這完全符合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體目標,也符合國際社會對中國承擔更多大國責任的期待。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