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十九大代表劉文嘉:將『中國故事』上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經驗
2017-12-26 16:12:34 來源:光明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由光明網出品的【學習時刻】欄目推出『學思踐悟十九大』特別節目,本期邀請十九大代表、光明日報評論員劉文嘉,請她談談對報告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解。

   文字實錄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光明網『學習時刻』,我是來自光明日報的劉文嘉。

  黨的十九大期間,我很榮幸作為代表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黨的十九大報告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行動綱領。其中關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表述更是體現了我們黨的『大黨擔當』,並引起代表們的熱議。

  可以說,這是中華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表現,是中國『強起來』的展現。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概念,引領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產生的一系列外交成果影響著休戚相關的人類命運,牽動著興衰與共的全球發展。『一帶一路』促進沿線國家互聯互通,符合各國人民利益;亞投行擴容亞洲『朋友圈』;G20杭州峰會,讓錢塘江通天下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讓鷺島影響環球涼熱。在經濟、政治、生態治理、文明互鑒各個領域,中國的積極作為,傳遞著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深遠追求,為世界發展貢獻了立體化的『中國方案』。

  當資源危機已經替代戰爭成為人類最大的威脅,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2016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和消費國,貢獻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產量增長的40%以上。

  當貧困成為了地區衝突和恐怖主義的重要導火索,總書記承諾『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平均每年完成了超1000萬人脫貧,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的文章因此這樣評價,『在減貧方面,中國是個英雄』。

  當世界經濟增長陷入低迷、主要經濟體引擎乏力,總書記指出『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中國貢獻了全球經濟1/3的新增量,總量大、增速快、貢獻高,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標簽』,也彰顯了中國的大國擔當。

  恰如一些外國學者所說,『中國已成為全球化的「建築師」』,中國改變的將不僅是世界經濟格局,還將助力完善世界的思維和生活方式。

  從毛澤東同志提出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濃縮了數千年文化哲學、匯聚了中國發展經驗、在宏大全球化場景中登臺的中國方案,正在將『中國故事』上昇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層面的人類新經驗。

  (光明網記者李澍、陳城采訪整理剪輯:王嘉義)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