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老共建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 提供國際合作范例
2017-12-26 14:34: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艷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新社雲南西雙版納12月26日電 題:中老共建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提供國際合作范例

  作者 王艷龍

  時隔30年後,50歲的胡平在村裡再次見到了『老朋友』野象。『樹林越來越大,它們就來了!』

  胡平是雲南西雙版納州南滿村村民。南滿村屬於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發端區中國尚勇—老撾南木哈轄區,是西雙版納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一個縮影。

  胡平回憶,南滿村村莊周圍林地上世紀曾被毀林開荒,林裡有人打獵,許多野生動物不再出現。近些年來,因保護得好,荒山又成了森林,馬鹿、野豬、大象等紛紛重視南滿村。

  南滿村裡到處張貼著中老聯合開展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廣告和保護動物的識別圖,野象等動物的腳印隨處可見。胡平每天外出做農活都需謹慎,防止與野生動物『撞在一起』。

  『從保護野象的角度出發,我們想到了與老撾開展聯合保護。』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尚勇所所長王利繁告訴記者,尚勇地處中老交界處,由於兩國邊境一線民眾歷來靠山吃山,有狩獵的習俗,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不斷被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面臨較大壓力。

  由此,2006年西雙版納與老撾有關部門召開會議,尋求開展聯合保護工作,隨後發展形成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2009年,雙方建立了中國尚勇—老撾南木哈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打造邊境地區綠色生態環境走廊和野生動物自由行走的天堂。

  王利繁稱,隨著中老聯合保護工作的推行,邊境民眾偷獵、狩獵現象減少,野象種群數量有所增加。

  『剛開始,是我們拉著他們走。』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聯絡辦公室聯絡員張會榮說,對聯合保護的成效,老方很認可,也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南塔省、烏多姆塞省和豐沙裡省相繼加入聯合保護的隊伍,並與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簽約。雙方現已建立了外圍南北長約220公裡、東西寬5公裡,面積約20萬公頃的中國西雙版納—老撾北部三省跨邊境聯合保護區域。

  張會榮一直參與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建設工作,並負責與老方協調聯絡。他告訴記者,自己每個月都有五六天要到老撾與老方就邊民交流會、能力提昇培訓、聯合巡護與監測等工作進行協商。他感到,聯合保護工作越來越得到雙方政府、民眾的認可和支持。

  今年5月,西雙版納州政府與老撾北部三省簽訂了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合作備忘錄,繼續加強邊境生物多樣性保護。

  『動物即使把莊稼糟蹋了也有保險賠償,大家也更願意保護它們。』胡平說,現在動物跟人的關系比較和諧。

  雲南省林科院教授楊宇明認為,中老建立跨境聯合保護區域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續利用,為今後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橕。同時,為同屬於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各國開展國際保護合作提供了范例。

  楊宇明同時提醒,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需要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完)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