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血的針頭、紗布,用完的輸液管,甚至是手術後人體的廢棄物……這些醫療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的醫療廢棄物都去哪了?它們又是如何被處理的?12月20日,記者參加了南昌市環保局組織的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向社會公眾開放活動,同廣大市民一起,尋找醫療垃圾的『歸宿』。
每天清晨,南昌市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20多輛醫療廢物收集車就按固定線路,穿行在南昌市各大醫院,以及縣(區)、鄉鎮醫院,上門回收醫療廢棄物。這些車輛都裝有GPS實時定位監測系統,確保醫療廢物收運全過程安全可控。
在醫院,醫生護士們早已將醫療廢棄物分類,用黃色塑料桶裝好,統一放置在醫療廢物暫存點,存放時間一般不超過48小時。醫療廢物主要包括五大類: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醫用銳器、過期淘汰變質或被污染的廢棄藥品、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屍體、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化學物品。據統計,南昌市每天產生約15噸這樣的醫療垃圾。
收運回來的醫療垃圾會在24小時內進入處理系統。工作人員會將卸下的醫療垃圾一桶桶放在上料機上,通過開動雙輥給料機和轉動的焚燒爐體,將醫療垃圾均勻撒入焚燒爐,進行焚燒處理。南昌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工作人員李拓說:『我們已建立一套完整、科學的醫療廢物全過程管理模式,實現醫療廢物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各個環節的有效銜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南昌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還爭取到聯合國的一個支持項目,在煙氣處理中引進先進的SCR工藝,經過這一工序,二惡英排放水平遠遠低於國家標准。焚燒後的醫療廢物殘渣屬於一般生活垃圾,將轉運到垃圾處理中心進行統一處理。
『10時30分,一氧化碳每立方米2.09mg,二氧化硫每立方米18.94mg……』通過數據采集傳輸設備,環保部門對南昌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產生的有害物質進行實時在線監控。南昌市環保局有關人士介紹,經監測,南昌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產生的各項污染物排放都能穩定達到國家《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准》的各項要求。
『醫療垃圾的處理要經過這麼多道工序,經過這麼多人共同努力和監管,這下我們可以放心了。』參觀結束後,南昌航空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大三學生楊周馳昊說。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