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日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按照黨的十九大要求,今後三年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其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要保證現行標准下的脫貧質量,既不降低標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貧困群眾精准幫扶。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
這裡面,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被放在了首位,它有多重要?又該如何去打這一仗?在精准脫貧和污染防治的攻堅之路上,成敗的關鍵又是什麼呢?
經過長達30多年騰飛式的飛速經濟發展,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裡積累風險難以避免。而自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防風險』作為五大任務之一突出強調後,從『黑天鵝』到『灰犀牛』再到『明斯基』時刻,中國經濟界早已將緩釋化解積累起來的這些風險放在了公開的重要位置。在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會議期間,央行行長周小川毫不諱言,系統性金融風險一般有導致金融危機的可能,會在市場上引發劇烈連鎖反應。
周小川說:『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首先從全球來講,都要防止所謂惡性通貨膨脹所導致的風險。另外,要防止資產價格劇烈調整導致的風險,資產泡沫既可能出現在資本市場上,也可能發生在房地產市場上,還可能在影子銀行、金融衍生產品方面。另外一種系統性金融風險,就是所謂金融機構大面積不健康的風險。』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重要部署,今後三年,我國發展要跨越的一大重要關口,就是要打好三大攻堅戰,而這其中,以防控金融風險為重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被放在了首位。如此重要的地位顯然不是今天纔開始的,事實上整個2017年都被金融業稱為『史上最嚴』監管年,監管令密集發布,大額罰單不斷開出。據媒體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金融監管部門今年共出臺重要監管文件超過20個,行政處罰超2700件,罰沒金額超80億元。嚴監管、防風險已經悄然改變了整個金融業的氣象。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認為:『嚴監管的環境給我們的業務部門帶來很多思維模式的變化,以前像風控、合規,這些部門不受重視,現在風控、合規都是首先業務前提要做的。這是現在十九大提出的經濟轉型昇級的一個要求。以前簡單靠金融杠杆也好,影子銀行也好,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現在的金融機構還是要自律而自強。』
如何一步步打贏防風險攻堅戰?整個2017年『治亂象、補短板、填空白』成為金融監管的重點內容。從年初銀監會連續發布7個文件,劍指資金嵌套、空轉及衍生出的高杠杆問題;到年中證監會發布減持新規,重拳打擊擾亂市場行為;9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發布公告,叫停各類虛擬貨幣投機行為;再到多部委聯合出手,清理整治互聯網金融市場,規范消費類貸款,這場攻堅戰其實早已打響。
年末回頭看,今年的金融監管取得了明顯效果,宏觀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而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18年仍將延續今年的監管態勢。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就明確表示,監管標准會越來越高,監管會越來越嚴,將繼續整治和不斷鞏固整治金融亂象的成果。他指出:『應該說現在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還需要進一步加以鞏固。我們將分步驟地進一步整治金融亂象,嚴厲打擊亂辦金融、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嚴格規范金融市場交易行為。』
當然,防風險、嚴監管與創新並不矛盾,此次會議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服務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許維鴻認為,金融創新的關鍵是要服務於實業,『還是要回到金融和經濟的本質上來,金融不能脫離產業來存在,金融是服務於產業的。如果是圍繞產業發展,圍繞產業鏈的,圍繞給客戶、企業創造價值的,就是好的創新。但是今天的很多創新,打著創新的旗號做表外業務、做表表外業務、做通道業務,這些不是創新,只不過是在玩數字游戲而已。』
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精准脫貧這場仗當然是必須打且必須贏的一場攻堅戰。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要瞄准特定貧困群眾精准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脫貧動力,鞏固扶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在幾天前,記者走訪福建省寧德市被稱為『中國扶貧第一村』的赤溪村,當地正在力爭2017年底全村脫貧。福建寧德現有貧困村450個,大都分布在山區。當地金融機構負責人表示,通過創新普惠金融方式方法,金融扶貧如今已經可以順利深入偏遠農村。
寧德壽寧縣農信聯社背包銀行服務隊隊長鄭招榮說:『我們主要通過背包銀行的模式,到農戶家去、到貧困戶家去、到老人家裡去,現場辦業務。比如說需要社保卡、精准扶貧貸款卡,(貧困)農戶需要貸款,信息不對稱,我們不知他要貸款,他也不知道金融政策,我們就上門跟他講,你們有哪些金融權益、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申請到貸款。』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提昇為『千年大計』,『美麗』首次納入到國家現代化目標之中。要實現這些目標,『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當務之急。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表示,建立起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藍天』這樣的優質生態供給會越來越多,『我們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的進程中,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要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群眾對於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
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後產能,調整能源結構,目標直指『打贏藍天保衛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表示,此前中央環保督察等工作在督促地方狠抓環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良性互動的格局已經開始形成,『通過中央環保督察的倒逼作用,應該說一些地方在產業轉型昇級、節能減排、污染物的減量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未來的三年需要再接再厲,在工業污染物的減排方面,包括在錯峰生產的科學性方面。地方政府在未來必須繼續加大產業轉型的力度,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工業結構。』
『只有恢復綠水青山,纔能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提法,更進一步釋放出實現綠色發展的信號。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說,綠色發展理念將放在更加優先位置。
王毅表示:『要提昇生態環境的整體質量,包括大氣、土壤、水,包括生態環境的服務功能,要整體的提昇;意味著我們要有更大的力度,更多地去關注環境問題,更多地去構建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從個人的需求來講也好,從發展的需求來講也好,推動綠色發展,環境因素要和其他發展因素交織在一起,不僅是對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對法律、對其他相關的制度,都要綠色化。』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