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央要求脫貧不吊高胃口 專家:這是防止養懶漢
2017-12-23 09:58: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金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要保證現行標准下的脫貧質量,既不降低標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貧困群眾精准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加強考核監督。

  資料圖:入住新房的湘西村民露出幸福微笑。唐小晴攝

  中共十九大報告披露,過去五年,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

  2018年是精准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一年,如何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既不降低標准,也不吊高胃口』的提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不降低標准』是為了保證脫貧的質量,而『不吊高胃口』則是為了防止脫貧走向過度福利的另一個極端,防止把脫貧搞成『大鍋飯』和『養懶漢』。

  丁一凡說,這實際上是吸收了當年一些西歐國家教訓,脫貧不能讓人鑽空子,產生『不想工作,國家養著我』的想法,要培養貧困人口自強自立的能力,而不能讓人賴在福利體系裡。

  會議提出,瞄准特定貧困群眾精准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

  資料圖:青海省民和縣松樹鄉牙合村貧困戶李長生在搬遷新村打掃新家園。石延壽攝

  『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是因為現在經過幾年的脫貧,尚未脫貧的地區差不多都是「硬骨頭」,貧困的原因錯綜復雜,需要拿出「繡花」功夫,向這些重點地區發力。』丁一凡表示。

  針對精准扶貧主體(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國務院扶貧辦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華中師范大學日前發布的《中國精准扶貧發展報告(2017)》分析稱,從幫扶工作來看,有的地方為圖省事、趕進度,大包大攬、送錢送物,『乾部乾、群眾看』,造成養懶漢現象。

  丁一凡表示,貧困地區有些人沒有脫貧信心,給錢就亂花,沒有儲蓄、投資、發展的想法和信心,因此,需要把扶貧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對這些人和家庭幫助,不只是給資金,還有給脫貧手段,更重要的是建立信心,讓其從『要我脫貧』轉變成『我要脫貧』。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