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12月21日電 題:被盜的苹果手機去哪兒了?--苹果手機『盜改銷』產業鏈調查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孫飛
被盜的苹果手機去哪兒了?近期,深圳警方成功偵破公安部督辦的一起專案,摧毀系列『盜改銷』苹果手機特大犯罪團伙及相關產業鏈,繳獲涉案苹果手機2800餘部,涉全國28個省份。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解鎖被盜苹果手機ID已經形成產業鏈,不少被盜手機解鎖後再次進入市場流通。
被盜苹果『磚頭機』只能賣三五百元解鎖後價值至少兩三千元
家住深圳寶安的石先生十分郁悶,剛買不久的苹果手機被偷走,幾個月後,又收到多條郵件,均含有索要被盜手機賬號密碼的釣魚鏈接。
業內人士介紹,苹果手機因其封閉系統這一特點,有密碼的『ID機』被盜搶後就變成了俗稱的『磚頭機』,只能拆開當零件賣,估價只有三五百元。如果將ID解鎖,一些品相好的可能價值兩三千元,還在保質期內的苹果手機可以舊換新,價值更高。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這條『生錢之道』。
深圳警方近期破獲了以孟某為首、長期在深圳羅湖東門一帶活動的盜竊手機團伙,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查獲苹果手機30多部。辦案民警介紹,盜搶手機團伙通常是松散的組織,犯罪分子盜搶得手後,往往通過二手手機店鋪、微信群、QQ群等多個渠道銷贓。
這些被盜的手機最終流向哪裡?深圳警方偵查發現,一個以方某為首的特大犯罪團伙專門從事非法解鎖苹果手機賬號再轉賣。今年3月至9月間,專案組在廣東、四川、重慶、安徽、江西等地開展行動,共刑拘57名犯罪嫌疑人,其中30人已被檢察機關逮捕,繳獲涉案苹果手機2800餘部,涉及全國28個省份。
多種方式解鎖ID後再次流入市場
記者調查發現,在苹果手機『盜改銷』產業鏈中,解鎖ID是最重要的環節。
在深圳市福田區,警方抓獲嫌疑人方某等4人,當場繳獲苹果手機751部。方某交代,自己在網上購買釣魚軟件,通過手機機身碼在一些平臺購買用戶注冊郵箱、手機號碼等信息,再冒充苹果公司客服給失主發送含有釣魚鏈接的郵件。失主以為是苹果官方的網站,點擊進去輸入自己的ID和密碼,就可以通過後臺盜取。
為方某提供代發釣魚郵件服務的李某說,自己按天收費,一天收客戶200元,至案發時,李某已非法獲利超過5萬元。另一個為方某提供釣魚網站服務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收費標准是800元的『包月套餐』。
在四川被抓獲的犯罪嫌疑人文某說,自己在網上接單,平均每解鎖一個手機收費上百元,每天每人能解鎖5至10個手機。警方介紹,截至案發,文某團伙10名犯罪嫌疑人賬上的流水已約200萬元。
據調查,解鎖後的手機,有些被以舊換新成新的手機,有些通過更換外殼等方式翻新,再通過網上渠道、二手手機市場等進行倒賣。
加大打擊力度完善二手手機流通機制
記者調查發現,解鎖苹果ID已經形成公開的產業。在某電商平臺,記者搜索『解鎖苹果ID』發現,有超過600個店鋪,一些店鋪單月銷量數千,價格則在幾十元到500元不等。
在一家月銷超過1300筆的店鋪,記者詢問是否能解鎖苹果ID,客服問記者『是自己的機器還是撿的』,記者說『是撿的』,客服隨後表示『可以解鎖』,『不需要郵寄,也不需要遠程控制』,只需要提供機身IMEI碼和激活界面即可,需要1至7天,並強調有九成幾率,收費200元。
不少法律界人士認為,這種解鎖ID行為游走在法律邊緣。北京市隆安(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賴冠能認為,目前網絡解鎖苹果ID行為有可能觸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但這一罪名需認定『明知』是盜搶等犯罪所得的贓物等條件,因而很難界定,需要相關司法解釋加以明確。
據了解,目前多地已加強打擊手機『盜改銷』犯罪行為。深圳警方近期在深圳電子市場比較集中的華強片區舉行專案返贓大會,加強對類似犯罪行為的法制宣講和震懾力度。
深圳華強片區一名電子產品從業人員告訴記者,以前華強片區二手手機市場內,部分攤位的招牌公然寫著『解鎖』,公開收購二手苹果手機,經過打擊,最近一段時間已經很少再有了。
一些辦案人員建議,綜合錄入被盜搶手機機身碼,建立被盜搶手機信息共享平臺,可方便追查、比對贓物流向,打擊異地銷贓。同時,應在二手手機市場中,加強對交易行為的監管,如交易前須在相關平臺登記手機信息等。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