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從『推動』到『實現』
2017-12-21 14:20:34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從『推動』到『實現』

  (新評彈·凝神聚氣新時代⑤)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這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發展方式必須變革的時代要求,也是我國高等教育自身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就。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顯著提高。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增加到42.7%,正快速邁向普及化,高等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我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高等教育大國。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當今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正是這一主要矛盾在高等教育領域的生動表現。『有學上』的問題初步解決了,『上好大學』的問題又凸顯了;一些大學和學科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縮小了,不平衡的問題又突出了;東部地區發展了,中西部地區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又明顯了……解決這些矛盾的辦法,最重要的就是要下力氣『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這些矛盾的存在,並非今日始,而是伴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為解決這些矛盾,黨的十八大就提出『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圍繞『內涵式發展』,提高教育質量,並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今,黨的十九大報告將『推動』提昇為『實現』,這是從柔性到剛性的變化,是高等教育發展方式的昇級換擋,也是面對當下個別高校的思想還停留在外延式發展的思路上,還在糾結於規模擴張、校名更改、土地擴大、層次昇格,還沒有適應發展方式換擋要求的背景下的一個必然要求。

  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教育的奮斗目標。人民希望有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這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全面提高,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個體素質提高的基礎上實現民族素質的提高。

  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必須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辦好我國高校,辦出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纔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並以此來帶動高校其他工作。』這是高校存在的依據和發展的邏輯。

  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必須堅持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中心任務。『提高人纔培養質量』,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工作的一貫要求,既要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纔,又要讓廣大學生都有本領、個個出彩。要通過分層次的教育質量標准,引領高等教育以多樣化的教育供給滿足人民日益多樣的、個性化的教育需要。當前,我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雖然取得一定進展,但教學理念落後、教學內容老化、教學方法陳舊的問題依然突出,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沒有落實在課堂裡和教學活動中,加快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要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社會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加快教學理念、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切實提高教育質量。

  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還必須堅持調整結構。學校學科專業結構、區域發展布局結構的調整,不僅有利於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而且有利於解決教育與地方發展、行業發展的融合問題,有利於加強各類人纔特別是應用型人纔的培養。所以我們經常說,要以提高質量為主題、結構調整為主線,實現內涵式發展。

  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還要堅持把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立教之本。一個學校能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纔,關鍵在教師。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指明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點。只要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教師隊伍建設好,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高等教育就一定能夠辦好,高等教育強國夢就一定能實現!

  (作者為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會長)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