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中央定調明年鄉村振興工作 清除城市資源下鄉障礙
2017-12-21 14:25: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邱宇 吳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專家認為,會議明確了鄉村振興在操作層面上如何推進,未來城市資源『下不去』的障礙將得以清除。

  資料圖:美麗鄉村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現場會在浙江省江山市舉行。圖為村民載歌載舞。潘沁文攝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鄭風田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從整體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的『鄉村振興』是全年任務的一個布局,對2018年三農工作定了主基調。

  會議提出,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清除阻礙要素下鄉各種障礙。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讓收儲價格更好反映市場供求,擴大輪作休耕制度試點。

  鄭風田說,『清除阻礙要素下鄉各種障礙』這一點值得注意。目前現狀是農村資源流向城市沒問題,但城市資源不能流向農村,障礙非常大。鄉村之所以落後,城市之所以繁榮,就是因為城市資源『下不去』。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落實中共十九大鄉村振興精神,主要談到在操作層面上如何推進。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魏後凱認為,實現鄉村振興要破解人纔短缺、資金不足、農民增收難度變大這三大的問題。這是因為農村公共設施、公共服務相對落後,與城市相比差距很大;而農民增收現在主要靠耕種和去城市打工。年輕人都去城裡了,留下來的人年齡相對比較大,農村老齡化加劇。

  魏後凱說,下一步,農民增收要更多地依靠農業、農村、農村產業,建立增收的長效機制。

  在農民增收方面,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完)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