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紅通人員』周驥陽老父:自己教子無方 抬不起頭
2017-12-20 10:47:18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我不恨,但不想見也不想提到他

  老父親覺得抬不起頭:做了一輩子老師,這個最疼的兒子沒有教好

  妹妹感慨,人都是會變的,周驥陽對金錢的熱切其實自己早該察覺

  本報記者吳朝香

  周麗名下的房子,周育纔名下的房子,以及他退休金的一部分,都被執行,用來償還債務。沒有了住處,周麗開始帶著父母四處借住,親戚家、朋友的房子,無論條件好壞,能容身即可,他們在這9年內,搬了四次家。

  在顛沛中,周麗的媽媽患上了老年癡呆。『精神上受了刺激。我媽性格非常要強,以前哪過過這種生活,背負這麼多債務。』

  這個要強的老人如今吃飯、穿衣都要人伺候,走起路來也只能一步一步往前挪。周麗給她喂藥時,要反復大聲說,咽掉咽掉。

  『像挖了個坑,把我們活埋了』

  下落不明的兒子一直是周母的心病。患病的最初幾年,即便不認路不會穿衣,但下雪的時候,她還會問上一句:真冷,陽兒不知在哪裡?有一次她還高興地對家人說,今天我見到陽兒了,他說回家吃晚飯,你快去買兩瓶啤酒來吧。

  『我們沒有說其他的,默默准備好了飯菜,心裡就想著還是讓她保留著曾經美好的過去。』

  很多時候,周麗都在想,周驥陽怎麼能做出一聲不響,就這麼消失掉的事?『沒有任何交代,沒有任何解釋,這麼多年,也沒有一點聯系。』

  事發之後的那兩年,她深居簡出,避免和人交往,不想聽到非議的聲音,『都說我們也是騙子,也是的,誰會相信,連家裡人都被騙了呢?』她心有恨意,『恨之入骨,對這個人討厭到不行。』

  周麗形容那時候的感覺,『像挖個坑,把我們活埋了一樣,沒有力氣活不下去。』她不知道哥哥怎麼會變成這樣。

  『可能離開家去讀大學時候就變了吧,人都是會變的,只是隱匿太深,我們沒有察覺。』周麗事後想想一些細節,覺得這就是變化,比如周母幾年前胃癌住院時,他提議晚上不用陪護,請保姆就好,』當時沒多想,現在總覺得親情味太淡了。』

  除此之外,周麗也能感覺到周驥陽對金錢的熱切,『他的收入加上家裡對他的補貼,在杭州絕對不會生活拮據。他大概是想通過這種途徑,比如能掙很多錢,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吧。』

  『我到了老年什麼都沒有了』

  受到更大創傷的是周育纔。這個兒子一直是他的驕傲。聰明,從小成績又好,上個世紀90年代考上上海的大學,畢業後又分配在省級單位。

  『在當年,這份工作不要太好,說說都是有人羡慕的。』周麗說父親對哥哥的喜愛,周邊人一眼都能看得出,『只要一提到他,就是笑瞇瞇的。他結婚、買房,或者只要說需要錢,我爸二話不說就打過去。』

  但這個讓周育纔引以為傲的兒子,在他晚年時,給了他沈重一擊。

  周育纔給兒子的借款都來自原來的同事,2009年,在麗水當地的論壇上,就有各種聲討他的帖子:這麼大年紀了,還忽悠人;一家合伙詐騙。也有自稱他學生的人驚訝,當初那麼好的老師,怎麼會遭遇這樣的事。

  『我爸覺得抬不起頭,愧疚,說自己教子無方,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周麗說。

  『我年輕的時候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去過天安門合照,也做過人大代表,說起來一輩子也算輝煌過,但到了老年,什麼都沒有了。』周育纔在一邊感嘆。這個做了一輩子老師的老人,穿著厚厚的棉服,帶著鴨舌帽,在自家客廳裡,也坐姿端正,說話聲音洪亮。

  兒子出事後,他一直態度堅決:周驥陽被抓,這是他咎由自取;他還寬慰女兒,我們家就當沒這個人。

  最近幾年,周育纔也出現了老年癡呆的癥狀,常常忘事,有時候提到兒子的名字,他還會說這是親戚家的孩子。但前段時間,當聽到周驥陽落網的消息時,周育纔沈默幾秒後說,『好,終於抓住了。』隨後又嘆了口氣。

  很長一段時間,周育纔都認為,周驥陽一旦落網,肯定要被判處極刑了。

  『我不恨了,但不想見也不想提到他』

  『他逃了這麼多年,最後還是要面臨法律的追究,何苦呢,犯了錯,就要擔責,如果當初出事的時候,就能站出來,承擔後果,給大家一個解釋,全家一起來承擔這些債務,相互幫襯,生活也不至於落到現在的境地。』周麗對哥哥這種一走了之的做法不能釋懷,『我只能說,這個人的人生觀出了問題。』

  身邊也有人在勸她,說周驥陽肯定不是一開始就想騙家人的,只是做期貨,有賺有賠,賠了的時候,急切想賺回來把錢還了,但最後卻越陷越深。

  周麗說,人如果想給自己開脫,總是能找到借口。『我現在也不恨了,以前有那麼多疑問想問,現在也不想問了,就是不想見他,也不想再提到他。』

  這幾年,周麗的生活就是單位和家裡兩點一線:早上出門前,幫父母把午飯做好熱在電飯煲,晚上一下班,就要急忙忙回來,做飯,清理媽媽的衣物。『我已經沒有社交活動了,單位組織的活動也不去參加,哪兒也去不了。』

  周育纔則把照顧老伴當作自己餘生的任務,他對女兒懷著愧意,『我不能拖累她,我管好老太婆,就能減輕她的負擔。』

  至於兒子,這個年近80歲的老人說,『我不去見他,不想見,沒什麼說的。』只是,這麼說的時候,他的聲音略略發顫。

  (除周驥陽外,均為化名)

  他隨身帶的金條從不捨得花

  周驥陽是杭州首名歸案的全國『百名紅通人員』,浙江第4名歸案的『百名紅通人員』,也是迄今為止歸案的全國第50名『百名紅通人員』。

  周驥陽1970年6月出生,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原工作人員。2006年至2008年,他以合作開發房產項目、低價購買公司法人股、保底投資期貨買賣等名義,騙取多人資金1億餘元,其中部分資金被轉移境外用於操作香港期貨。後經公安部門偵查,發現周驥陽在香港的期貨賬戶在其外逃後還有資金被支取。2008年9月27日,他從原單位辭職。2008年12月24日,他疑似出逃境外,蹤跡全無、音訊渺茫。2009年1月8日,杭州市公安局對周驥陽立案偵查。

  他自視甚高,喜歡研究期貨,實際上並沒有通過炒期貨賺到多少錢,卻因此欠了許多人的錢。線索顯示,周驥陽潛逃之前,曾經把存在銀行的黃金一次性以金條的形式提取出來,有幾公斤之多,價值數十萬元。據了解,周驥陽確實帶著這麼一筆錢財,但是卻從未捨得揮霍。他逃亡的日子可以說是過得非常拮據,被警方在遼寧找到時,他棲身小城的建築工地,靠打零工生活。當過出海漁民捕魚、建築工地打零工……9年,東奔西走的逃亡生涯對於周驥陽而言,可謂異常煎熬。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