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第二架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首次飛行,迎來鮮花和掌聲。這是中國制造邁向高端的實力象征,也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
2017年,中國經濟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新舊動能加快轉換,質量效益明顯提昇,創新活力不斷釋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年內4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這背後,是中國經濟亮出的高質量發展底色。
經濟『高速度』轉向『高質量』
冬日的蘇北,寒冷中依然生機勃勃。
在徐工集團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起重機械、壓實機械等數十臺工程機械產品有序排列,山地挖掘機進行作業演示……如今,采用智能生產線、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的徐工集團,正在發力高端制造,重構全球產業鏈。
而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許許多多的中國制造企業正像徐工集團一樣,不斷轉型昇級,向中國智造轉變。『以前人們買家電都喜歡外國牌子,但現在,像海爾洗衣機、美的小家電等不僅受到了國內消費者的認可,還遠銷海外了。』在北京生活的一位消費者說。
這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8%,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12%以上;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5%;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11.3%……
『中國正在從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大國邁向計算機、工業機器人等現代技術的應用大國。中國的技術、生產工藝水平非常高。』苹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今後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有利於擺脫圍繞速度判斷經濟發展的范疇,引導政策重心轉向追求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供給『鋪攤子』變為『上臺階』
大連灣畔,各式各樣的半潛式鑽井平臺、生產平臺依次佇立著,十分壯觀。
『海工產品是典型的定制產品,就像在蛋糕店定制生日蛋糕一樣,面對需求的變化,我們也在不斷更新昇級產品,提高供給的質量和水平。』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家權說。
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全國各地紮實推進,先進產能穩步發展,落後產能陸續退出,供給由『鋪攤子』變為『上臺階』,質量持續改善,中國經濟的『體格』變得更加強壯。
據統計,鋼鐵全年去產能5000萬噸的目標至8月底已提前完成,煤炭去產能1.5億噸目標至10月份也已提前完成。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11月份鋼材價格漲幅擴大,鋼材價格指數隨之上行,11月份全國鋼材價格指數為101.83,比去年同期上漲26.68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中國經濟以質取勝,中國制造不再是大路貨的代名詞,高鐵、核電等高端裝備,手機、電腦等信息化產品,在全球中高端產業中擁有了一席之地。』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首席專家陳東琪說。
創新『跟跑者』走向『引領者』
改革,點燃了創新的火種。
華為3GPP 5G預商用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基於『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系統的重大應用成果、摩拜無樁智能共享單車、阿裡巴巴『ET大腦』、百度『DuerOS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
在千年水鄉烏鎮舉辦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多項產品入選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華為、騰訊、阿裡巴巴、百度等一大批企業,展現著中國創新的光芒,釋放著數字經濟的澎湃力量。
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只有依靠創新引領,纔有可能脫穎而出。
日前,由中國一重集團大連加氫反應器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重加氫』)承制的全球首臺『華龍一號』——福清5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完工交付。這意味著中國核電真正實現了從『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
『每天都有技術創新,每天都要面對新事物。』53歲的王傳柱,在一重加氫核電裝備公司的車間裡已經工作了35年,他對企業的未來充滿信心。『預計今年我們的訂貨量能達到35億元,比前五年的平均值增長45%,銷售收入比前五年的平均值增長78%。』一重加氫黨委副書記許廣智說。
創新是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也是中國經濟蹄疾步穩的關鍵所在。
如今,中國的高鐵、超級計算、互聯網經濟、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的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7年公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上昇至第22名。
『一個創新的中國令人興奮。』《財富》雜志主編穆瑞瀾說,開放和創新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正在中國發生的一切,將重塑世界經濟。
潮平岸闊,風正帆懸。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橕。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中國經濟一定會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中流擊水、自信從容。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